第四十一章 乡市文极-《汉末文丑》


    第(2/3)页

    三人一路说笑,很快就来到官寺所在的乡亭了。

    进入亭中,过了两个里落,折下乡路,行在树林间,路人渐多,远远地就听见了喧嚣之声。

    “前方为何吵闹?”文丑疑问道。

    文霸打马上前,遥望一番,一会传来道:“今儿却是逢上乡市了。”

    “是了,是了,怎的将此事忘了。”文丑抚额道。

    文丑三人又沿路前行了一会,过了这片小林子,顺着路右转,一片市集出现眼前。

    在秦汉时期,“市”分为以下几种:在县城里的叫“县市”,在乡治中的是“乡市”,在亭里的亭舍附近的是“亭市”,大类如此。在有些较大的里中还有“里市”存在,不过沙河乡辖下的各个里中,均没有里市。

    “县市”就如后世的“百货大市场”,在城中单独辟出一片地,有院墙将之包围,其内有店铺、货仓等便利的设施,还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来管理。“乡市”、“亭市”、“里市”则就如后世北方农村的“集”、“会”一般,是在特定的日子里,黔首百姓们约定俗成、自发的聚集在一起,买卖货物、互通有无。

    眼前的这个“市”就是一个标准的“乡市”,在位于沙河乡官寺所在的乡亭,占地够大,商贩也够多,货物也比较齐全,前来买东西的乡民自然也很多,不但有本地的乡民,还有从外亭、外里乃至外乡赶来的,所以这在乡间也有一个俗称,叫做“赶集”就比较形象了。

    整个市集上叫卖声更是不绝於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见状,文丑下马前行,如此闹市肯定是没有办法跑马了!颜良、文霸亦是下马相随。

    “呦,这不是新上任的文君么?”一三十许的汉子,身着青布袴、褶,腿上绑有缠绳,头上没有带冠,只裹了帻巾,腰间悬挂了一柄环首刀。笑嘻嘻的从一店铺向文丑三人走来。

    文丑闻言,转头望去,只见一间新装的店铺,有一牌匾,上书“文氏铁器铺”五个大字!心想:“文氏何时开了这么一店铺,我怎不知,再说这店铺是明显的刚开张不久,装饰都还是新的。”只是人气太差,在这旺市上,愣是一个前来购买的都没有,店内只有几个伙计倚门闲谈。

    不过这走来之人,文丑却是认得。正是文氏族人文极文子彰。

    沙河文氏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其向来有两脉较为旺盛,一者就是文丑、文宇一脉,再者就是文极一脉了。文丑之父文烈尚在时,文家众人皆服其德,也没什么,但自其故去后,文极一脉就欲代文烈而掌控文氏资源,但终为文宇所败,而文宇德望不比文烈,也只是勉强掌控局势,亦不敢过分打压文极一脉,是以这二、三年来文极一脉越做越大,掌控资源也越来越多,其**也越来越大,早想着取文丑文氏最强一脉而代之了。这些文丑自是心知。

    “噢,是子彰大兄啊!”文丑上前拱手笑道。

    “哎呀呀,俺一介粗人,可当不得有秩大人的大礼啊!”文极夸张的大声言道,尤其是‘有秩大人’四字更是加重了声音。但还是稳稳的受了文丑的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