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笛声-《缱绻花时》
第(1/3)页
中午又是勉强吃了几口,就出门去了,晓蓉看着一桌子的菜,拿筷子挨个尝了一遍,轻声嘀咕道,“我觉得很好吃啊。”思索半天不明白,转身去厨房做点心了。
初夏几个紧跟着往外走,“三奶奶不如床上躺会儿?”
若胭摇头,安慰道,“并不困,只是整日里闲着不觉得饿罢了,你们只管吃自己的,难不成我还能故意饿着自己?”
迎春想了想,道,“奴婢想起昨天听大成说,庄子里有个王大娘最是会唱曲儿,大伙儿要是闲来无事就聚一起,听王大娘唱一段,很是乐呵,大成还说,那个王大娘不但会唱曲,还会跳呢,说话也很风趣,庄子里的人都愿意听她说两句,但凡哪个小媳妇怄了气了,王大娘几句话就哄得开开心心了,你们说神是不神?不如我们也去听王大娘唱曲吧。”
若胭失笑,瞪她一眼,死丫头,我可不是怄气,无端让人家唱曲做什么,初夏已经笑道,“这倒也行,只要三奶奶听了心里高兴就好,迎春,你去找大成,问那王大娘在哪里。”
迎春应声就跑,若胭忙拉住,“又胡闹了,我是来找清静的,可不是听热闹的,麻烦人家这个做什么,要听,你们自己听去,我往河边走走去。”
“三奶奶不听,奴婢听那个做什么。”
两人只好作罢,跟随在后,丁香也追上来,一路默不作声的跟着。
主仆四人缓步慢行,沿着田间小道到山下小河,确实是小河,河宽不过两三丈,水浅且清,深处不过膝,浅处约摸脚踝,乱石铺散,大者数人合抱,高达数尺,小者如珍珠玉丸,圆润光洁,冰已化解大半,水流静淌无声,河边乱石摊上,果然一座石亭,四角四柱,四周围着石条长凳,亭中无桌无椅,斑驳陈旧,不计多少年月,也不知何人所造了,许是樵夫歇脚之用。
若胭沿着河岸,踩石而行,清凉的风裹着周身,和着淡淡的阳光,亦暖、亦凉,水面轻微的波纹上荡漾着碎金似的阳光,不刺眼,柔和的迷人眼乱,偶尔可见水流被河石绊住,涌起几圈弧形的波纹,层层散开,又拐着弯儿绕开了,间或一块碎冰顺水而去,在石上碰撞得趔趄一下,也转着圈远去。
仰面眺望河对面的山,山不高,一片灰绿、褐黄,看不出有多美,只是与这河、这亭相映,倒是静谧、自然成趣。
走出一段路,初夏怕若胭太累又没地方歇脚,就劝说着返回,又回到石亭,迎春铺了厚厚的座垫,让若胭坐下休息。
一阵风吹来,若胭打了个喷嚏,迎春笑道,“这是三爷在想三奶奶了。”
若胭听了表情一僵,初夏忙岔开话题,“三奶奶,这里风大,不可久呆,不如先回屋去暖暖?”
若胭呆呆的笑,“这样的好天气,闷着怪可惜了,既然是出来散心的,这里就最好了,四野空阔,天高风清,不妨吹个透彻。”
初夏知她想多坐一会,便道,“那奴婢去取一件披风来。”
丁香抢着道,“奴婢去吧,奴婢跑的快,初夏姐姐只管在这里陪着三奶奶就是,三奶奶的衣裳收在哪里,奴婢也是知道的。”
初夏就笑,“也好,你去吧,”又道,“迎春,你去瞧瞧晓蓉的点心可做好了,要是做好了,就来说一声,三奶奶中午吃的少,该吃些点心填填肚子,要不似这么空腹坐着吹风,可受不了。”
两人遂结伴而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