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碑拓-《缱绻花时》


    第(2/3)页

    无论如何,终是把张氏安顿下来了——到底没有行礼,场面已是如此,杜氏只好再度请三位入座。

    三太太独自撇嘴笑,二夫人带着深沉端正的笑容,大夫人极快的蹙了蹙眉,也没说什么。

    张氏坐下后却又笑呵呵的说过不停,问长问短,像是村里老人问自家孩子吃了饭没做新衣裳没,说了几句见回应淡淡,也就不乐意了,自认为这屋里数自己年龄大辈份高,理当被大家高高供起才是,如今自己可是屈尊降贵来接见她们,又表现的这样和蔼可亲,怎么她们还是不是抬举!心里哼了哼,便不再说话了。

    她不说话倒好了,杜氏和大夫人又聊了起来,大夫人的话题仍旧是琴棋书画,大夫人突然想起一件事,问,“上次我让人送来的张伯英先生的一张碑拓,你看了可觉得如何?”

    “张伯英先生的碑拓?”

    杜氏大吃一惊,险些腾身而起,张伯英即张芝,东汉草书大师,时称书圣,为后世历代书法名家推崇仰慕,奈何作品传世极少,可谓字字价值连城,可是,大夫人何时送了这样一份大礼给自己?

    大夫人也愣住了,“就是上次我们分别后,次日我便遣下人送了来,并且再三叮嘱,碑拓是给你的,下人回去也说已经交妥,怎么,你竟没收到吗?”说着,也有些着急了。

    这可是宝贝,要不是冲着自己和杜氏这些年的情义,又知道她当年最爱的就是临摹张芝草书,自己又怎么会舍得忍痛割爱?就是送出后,自己还心疼了好久,却一直不见杜氏的回信,心里也有些埋怨杜氏怠慢,原来并没有收到,那东西去哪里了?

    若胭这半年来时常跟着杜氏读书写字,虽然没有见她写过草书,却听她无数次说起张伯英这个名字,自然也知道这张碑拓价值不凡,心里就惊疑事情的蹊跷,看两人的神色都不像作假,再捋一捋过程就猜出了些,听大夫人的话,东西是寿宴次日送来的,那么很可能就是和回礼一起送的,梅府的回礼一向都是张氏接收,这张碑拓也极有可能在张氏手里。

    她这么想着,杜氏也已经猜到这里,就纳闷的去看张氏。

    张氏自然也想起当时那个木盒那张旧纸,依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只微微变了下脸色却不说话。

    杜氏看在眼里心下了然,很是气愤,终究顾全她的面子不愿当着众人的面问她。

    若胭却看不过去,她站在杜氏和张氏中间,就笑吟吟的道,“母亲勿急,若胭想那碑拓大约是被方妈妈一时没注意,收下入库了也有可能,一会请老太太问问方妈妈就好了。”

    这话实际上是给张氏的台阶下了,要不然,大夫人再追问下去,杜氏也只好现场问张氏了,若胭既然说了一会查问,大夫人就算担心,也不能再催,杜氏也忧心的点头,向张氏道,“那一会就麻烦老太太了。”

    张氏却很不高兴,觉得若胭这是在当众威胁自己交出礼物,越发的生气,当着客人的面又不好发作,只能忍着气做出慈和的样子,笑着应下。

    恰在这时,院子里又进来好几人,赫然是赵氏带着大郑姨娘和小郑姨娘,若胭一时怔住,这叫怎么回事?这样的场合,她们几人的身份怎么能露面?

    杜氏也忍不住皱起眉头去看张氏,却见张氏一脸的不以为然,就低声提醒她,“老太太,她们……”

    张氏也有些奇怪她们怎么回来,但更多的只是不喜欢她们这样攀附贵人,却丝毫不认为有什么规矩上的不妥,反而大声笑道,“三位亲家太太,她们是我家的两个姨娘,还有亲家……”

    亲家太太?话刚出口,自己也觉得不合适,就生生的咽了回去。

    不把杜氏放在眼里也就罢了,还敢当着云家三位主母的面,称呼一个妾的娘家母叫“亲家”,全场脸色大变,三人当即沉脸就站了起来,连听也不听她说下去,就向杜氏告辞,要不是估计杜氏的颜面,估计当场就要呵斥无礼了,就是把他们几个拖下去打一顿也该当。

    杜氏也知道无法收场,便不再挽留,歉意的相送,张氏犹自腹诽对方好大的架子,连自己这样长辈都不放在眼里。

    也不等院子里的来人进门,几人就径直出门去,错身而过,大夫人和二夫人连看都不看一眼,三太太则冷冷的哼了一声,把一脸亢奋而来的赵氏气得够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