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嫡女-《缱绻花时》


    第(2/3)页

    自然也有人家府上的老太太因为某些原因而偏爱某个孙辈,将其养在跟前,却不过是个人的偏爱,最多外人得知了,会高看着孙辈一些,觉得她得宠些,身份却是改不了的。

    张氏像是猛然被人打了一耳光,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再强势再踩着杜氏,也没有改变她正室与嫡母的身份,有些事情,杜氏做,名正言顺,自己做,就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了,这令她觉得窝囊、憋屈,难道自己压制她几十年,到最后,仍是落得个名不正言不顺吗?

    “我不同意!我梅家做人做事,一向都是一碗水端平的,你要抬嫡女,我也不拦着,三个女儿,你不能偏心哪一个,要么,你都抬了,要么,一个也别抬。”

    张氏压不住心头怒火,硬邦邦的放了话。

    把三个庶女一口气全抬做嫡女?这未免施恩太过了。

    梅家恩当即就劝住,“都变成嫡女,恐怕不行,儿子从来也没听说过这样抬举的,外人知道了,非但不会觉得府里宽仁,反而视为轻率。”

    杜氏也不着急,心平气和的道,“既然老太太不同意便罢了,老太太也说了,做人做事都要一碗水端平,那便端平了吧,烦请老太太为两位小姐置办的嫁妆也一模一样。”

    张氏一怔,知道杜氏已经得知自己打压若胭、有意削减嫁妆的事,脸色很是难看,沉声道,“你这叫什么话,难道是疑心我要虐待二小姐,什么也不给她,就把她打发出去吗?我自然是不会偏心的,映雪多少抬,二小姐就有多少抬,其他的,郑家那边的事,我就管不了。”

    杜氏冷笑,“媳妇不敢疑心老太太,不过是在与老太太商量,不管多少抬,两人一样的便罢,郑家作为郑姨娘的娘家,为三小姐添箱,按礼制也是有规定的,再说,不管添多少,抬出去的时候,老太太会在上面写着郑家的名号吗?”

    张氏哑口无言,在杜氏到来之前,自己正在和梅家恩商议这事,梅家恩虽然后来摆了手说随自己的意,但看得出来心里是不愿意的,杜氏现在又提起,自己就不好咬定究竟是给郑家个名号呢,还是悄悄给映雪多些嫁妆,无论哪一个,都是她心里的小盘算,绝对不能让杜氏知道。

    梅家恩却另有心思,杜氏刚才一句话提醒了他,郑家为映雪添箱也是需要符合礼制的,映雪虽是庶出小姐,嫁妆多少抬并不十分紧要,只要不是奢靡太过、高于皇家婚嫁即可(这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但郑姨娘是妾,妾的娘家不算正经亲家,从礼制上讲,郑家根本不是映雪台面上的外祖,所以郑氏要添箱,也不能大张旗鼓,否则,自己怕要被御史参奏一个“持家不正、宠妾乱纲”的罪名,忙陪笑的劝和,“娘,不如就一样吧……”

    张氏心里憋不下这口气,不肯被杜氏压倒,更怕郑家纠缠,本来心里就恼怒烦躁没了主意,她是不懂什么礼制法度的,一听梅家恩这话,又气他帮着杜氏说话,挥手道,“亲家心意,难道要我推了?人家自己的银两,我管不了这事,太太要是觉得二小姐没了外祖添箱,受了委屈,就自己补上吧,我也不管。”

    这下子倒是承认银子是郑家的了,只是当时杜氏的面称呼赵氏为“亲家”,实在是欺人太甚了。

    杜氏微微一笑,“老太太不是说她们俩都是庶女吗,媳妇是嫡母,要补什么也是都补,又有什么用?也只能抬为嫡女,才能稍加些箱笼,略作平衡。”

    张氏猛地站起身来,冷笑,“太太这是铁了心要抬举二小姐做嫡女,一门心思想给二小姐多点嫁妆,那我就不拦路了,也免得二小姐以后怨我,说我故意刁难她,坏她的好前途,只有一样,太太既然这样对二小姐上心,干脆二小姐的嫁妆就全操办了吧,省得以后又怀疑我暗中做了什么手脚。”

    梅家恩见张氏发怒,就吓得赶紧起身扶住,瞪了杜氏一眼,喝道,“你是怎么说话的,把娘气成这样?难不成只你一人心疼若胭,娘就不疼了?”

    杜氏却对他的斥责视而不见,只笑着对张氏道,“也好,老太太年纪大了也不宜过度操劳,映雪的嫁妆就够让老太太费心了,若胭的事就让媳妇来做吧。”

    略顿了顿,趁热打铁,“还是先让若胭过来,一起去拜祭祖宗牌位,磕头谢恩,定了名分吧,这样媳妇操持起来也名正言顺些。”

    大凡这样的身份大动,都是要先选定吉日吉辰去家庙祭祖、修改家谱的,梅家在京州只此一脉只此一辈,并没有建家庙,且张氏素来看不上梅家先祖,自从迁居京州,几乎不再回延津祭祖,就是清明,也不过是隔上几年让来福跑一趟,仅此而已,因此府里只将张氏中园的后堂腾了出来,供着几个先祖的牌位,逢年过节或是有大事时就过来上柱香、磕个头以表心意,倒是简单得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