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受教-《缱绻花时》


    第(2/3)页

    若胭怔怔的站了会才走,她知道,杜氏是去古井胡同见许明道了。

    半个月前,她就让他准备好庚帖,又修书闵太太做媒,结果亲事有变,她总要去亲自解释,可是,她能怎么解释呢,说若胭心里已经有别人了,还是说自己的丈夫根本就无视自己的存在,趁自己出门的功夫就把聘礼收了?她都无法说出口。

    去了古井胡同,又去了闵府,连番折腾下来,杜氏心力憔悴。

    若胭惴惴不安的跪着,“母亲,女儿不孝。”

    似乎除了这句话,若胭也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对杜氏本人,她是尊敬的、依恋的,对杜氏为她所做的一切,她都是感激的、认同的,奈何心不由己,难以回头,她曾无数次在恐惧嫁给与云懿霆时,都会用杜氏的安排来劝说自己转身,只是现在,她陷入太深,不愿转身了。

    “起来吧。”

    杜氏看着她瘦得巴掌大的小脸,叹口气,“你不必自责,你的路是你自己选的,怨不得谁,你只需记住,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没有后悔,没有逃避,不管遇到任何事,痛苦也好、幸福也好、平凡也好、富贵也好,你都只能往前走,你可以改变自己迎合生活,你也可以坚持自己改变生活,但是不管如何,都没有回头路了。”

    是啊,自己何尝不知道会是这样,可是陷入爱情中的女子都是傻子,前面就是刀山火海,只要他站在那里,自己就会傻乎乎的冲过去。

    “女儿谨记母亲教诲。”

    杜氏只是哀伤的看着她,她后悔自己大意,要是在明道一到京州,就立即提亲,向大家公布消息就好了,而不是顾及明道即将到来的科考等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一切,包括心,只是悔之已晚。

    但求明道金榜题名、再遇良缘,但求若胭一生安顺、无怨无悔。

    从东园往回走,一路上遇到好几个丫头婆子,无一不是笑脸相迎、奉承之极,若胭也不奇怪,自己马上要嫁入侯府了,身份较之以前,已是天壤之别,自然要好好巴结才是,当然,自己也不排斥这种巴结,因为杜氏和章姨娘她们需要,自己纵然是离开了梅家,她们俩还在,而且一辈子都在这里,若是因为自己的高嫁,能让她们生活的好一些,这也是极好的附属得益,自己也欣然受之,并且有意识的用行动和语言提醒她们,自己最是看重杜氏和章姨娘,果然,大宅门里的人,谁都不笨,一时间,往东园和小院来送吃送喝、主动问候和服侍的下人们一拨又一拨的络绎不绝。

    这让梅映雪和郑家都很不满,说起来齐府也很是了得,齐大人又是交口称赞的谦谦君子、年轻才俊、痴情相公,这样的美名和云懿霆一对照,简直就是上天故意设计出来的对比,梅映雪能嫁得如此佳婿,理当谢天谢地,自然,梅映雪也高兴,时不时的当面、背后就直言“听说云三爷身边美姬成群,二姐姐以后可要在她们好好摆一摆正室的威风,不过呢,也要多吃点饭,把自己养胖点,要不然可抢不过那么多莺莺燕燕的女人。”

    高兴归高兴,更多的时候还是嫉妒,毕竟,她是继室,若胭是原配;毕竟齐大人年已三旬,云懿霆刚刚束冠;毕竟齐大人才四品之臣,忠武侯有爵位,可是,她似乎忘了,爵位不是云懿霆的,云懿霆只是个无官无职的闲人,甚至,不是嫡长子。

    为此事,杜氏曾特意把若胭叫到书房,关上门严肃的提起,“云三爷在云家排行第三,这是三房人一起排的,就是在忠武侯府,也是排在第二,在他前面,还有嫡长子云懿钧,其后有四爷云懿诺,尤其四爷是和祥郡主所出,身份又不一样,忠武侯的爵位并不是世袭罔替的,三子之间倒无争爵必要,只是侯府家产非小数,加上云家另有丰厚祖产,这些也足以让人眼红。”

    若胭不以为然,“我不在意这些,三爷也不会在意。”

    我猜,他不会在意。

    杜氏抬眼打量她片刻,直看得她脸红耳赤,慢慢收回目光,接着道,“大爷和三爷是一母同胞,都是原配周氏所生,现任都察院都事一职,编制在正六品,但是品级待遇都是从五品,已是不简单,四爷尚年幼,才十二岁,因昭仪娘娘举荐,常去宫中与皇子们伴读,想必日后也是从文,有云大老爷和大爷在,还有昭仪娘娘的庇护,日后不愁富贵,唯独三爷,”

    说到此处,微微一顿,实在忍不住皱起眉头,“业已及冠,却一事无成,以前没成亲,任其闲散,只是你嫁过去,总不能夫妻俩一辈子靠侯爷养着,将来生育儿女,开销巨大,难道全无进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