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先生-《缱绻花时》


    第(2/3)页

    说来梅、郑两家与姜先生亦颇有渊源,郑家老太爷当年为新乡知县,与姜先生多有往来,梅家恩能拜姜先生为师,也是托了郑老太爷的关系,现在听姜先生这话,竟似完全不知郑家为何人的模样,话里话外对赵氏母女也毫无故友家眷的唏嘘之情。

    梅家恩只好讪讪不语,赵氏却已经领着郑全中之女郑金安、带着子女三人走过来,笑呵呵的向姜先生道,“先夫曾是新乡知县,老身记得当年先生曾多次过府,自从先夫过世,姜先生别来无恙,可还记得老身?”你装着不认得我?那我就提醒提醒你。

    姜先生老脸越发沉了,“老朽向来不记家眷。”

    梅家恩一看,忙岔开话题,“天色不早,先生又车马劳顿,想来一路辛苦,还是先进府再说。”说着就吩咐下人搬行李。

    姜先生年不过弱冠便考了会试第十三名,当时在新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姜先生出贡后并没有谋官,而是又返回家乡做了一名私塾先生,终生与书为伍,正因为如此,颇有些清誉,在新乡很受文人士子尊崇,常言道,孔夫子搬家全是书,这位姜先生进府,同样全是书,一箱一箱的摞起来,足足装了五辆马车,可见藏书之丰。

    若胭歪在床上听着春桃的汇报,也着实惊吓,那么多书,差不多赶上杜氏的书房和秦先生授课教室的书总和了,不由得又想起秦先生的离去,不过一个小小的行囊,最多不过几件换洗衣裳罢了,大有“我轻轻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之意,教室的那么多书难不成都是梅家的吗?早听梅承礼说起,那些书,都是秦先生这些年用自己的束脩或买或换置所得,可谓是秦先生的私产,临行却不带走,自然要留着送给梅承礼了,两位先生对书的态度截然不同,是姜先生爱书难舍、秦先生弃书如履么?

    想起秦先生,若胭默然,分别多日,再无音讯,也不知道秦先生现在何方,过得可好。

    又听春桃说姜先生原来就是梅家恩当年在新乡求学的私塾先生,不禁笑道,“这下大哥哥要为难了,是叫师爷好呢,还是师父好。”

    大家都笑起来。

    隔壁传来笑语欢言,想来是郑家人过来安置了,今天中午前,墙已砌好,建筑垃圾也有下人们迅速的清理干净,郑姨娘正欣喜的在巴掌大的小院子里转来转去,院子虽小,足够容下两主三仆,此后,这里就是她们的一方世界,自然,她们都知道,从此往后,除了一日三餐送饭的,大约不会再有人过来,男主人梅家恩就更不会踏足了,不过,这位主子都不介意,丫头们就更不会操这个心了。

    意外的是,富贵来了,还带来了一封帖子,说是刚从外院接过来的,若胭谢过,拉着富贵坐下,又让初夏上了茶,便当着富贵的面看了帖子,笑道,“是闵府的二小姐约我过府吃茶。”

    富贵了然一笑,“前两日府里动工,二小姐出入不便,也着实闷坏了,正好出去走走。”

    这自然是张氏的话,不过通过富贵的口说出来罢了,若胭笑道,“你说的很是,我正憋的难受,可巧这帖子就来了,那就劳烦你先和老太太说一声,回头我去时再和老太太细说。”

    富贵自然应了,若胭又问起张氏的身体安康,富贵就说,“多谢二小姐惦记,老太太并无大碍,只是有些倦怠,想是天气越发的热了,难免有些食欲不振。”

    “那可喝着汤药?”

    “自然喝着,一直喝着江太医上次来时开的山楂甘草汤。”富贵说着话,似笑非笑的瞟了眼若胭。

    若胭一晃神,就笑了,江太医上次是什么时候来的?可不就是张氏在南园晕倒那次吗?自己记得很清楚,梅家恩后来几次提起这事,说是张氏因为那次晕倒导致身体多处不适,极是虚弱不堪,是以汤药不断、必要好生调理,却原来,果然如自己猜想,诊断有疑、汤药古怪,山楂甘草汤,好一味增强食欲的饮料!

    富贵走后,若胭又躺下了,初夏将她从被窝里翻出来,“二小姐何不为赴约想想衣裳装束,怎么又躺下了?躺下便躺下,怎么又蒙了头?”

    若胭笑,“你可是这几日与春桃呆的时间长了,也学了她那一套罗嗦来?也不是什么正式、盛大的宴会,又何必费心这些,再说,也不是明天,何须着急。”

    初夏也笑,二小姐自然不着急,因为有她着急,更有章姨娘着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