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心语-《缱绻花时》
第(2/3)页
若胭轻轻的呼唤,“母亲——”
“母亲,从前如何?现在如何?”若胭一时不能理解杜氏何处此言,这是她的真心?
杜氏静默片刻,喟然缓言,“心如弦,紧绷则断,心如麻,纠缠则乱,心弦断,无可再结,麻如乱,解开难,人这一生的路啊,有的可以自己选,却未必选的对,若选错了,便无法回头,有的路自己没的选,家族、血缘、名声……都需要背负,承礼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心志为自己选一条一定正确的路,对他而言,也许最好的路,就是顺天应人,这是注定的。”
一字字的咀嚼着这话,若胭分明感觉到心口如同压了一块巨石,压抑的喘不过气来,她说的对,就连若胭这个初来乍到的异世人都看出来了,梅承礼因为自小就被张氏的茧紧紧缚住,养成一副懦弱、顺从、麻木的性格,他就算有新生意识萌芽,也确实无力改变什么,说不定还会伤害到自己,退回去,蜗居在茧里,顺从张氏对他衣食住行全方位的掌控,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这一生,虽然难成大器,想必也可安度,那么,杜氏说的仅是梅承礼吗?她何尝不是在说她自己,不过,杜氏正是自己话中的反面,若胭觉得,她选了一条错误的路,一步踏错,终生不能回头,她就在这条路上挣扎着、痛苦着,最后只能一点点无奈的放手,兴许,她自己也明白,她性格中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做不到顺天应人吧,所以,她才会忍痛让孩子回头。
这才是真实的杜氏吧,看似勘破红尘,实则心思沉重。
“母亲,我虽心中不愿,也会依从母亲,姑且一劝。”若胭斟酌着用词,“母亲刚才也说,心乱如麻,解开则难,大哥哥只怕心已乱,不是一句话就能回到从前,破茧成蝶,固然艰难危险,却是生命的升华,不如温和等候,加以时日,大哥哥会自己做出决定。”
杜氏垂目不语,气氛一时凝结。
若胭有些坐立不安,紧张的看着杜氏,她还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此严肃沉重的话题,更从来没有受到如此信任谈心论人生,好在杜氏开口了,“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从不曾为他铺好路,又何来为他选择方向。”这话却有些悲凉和自嘲了。
“终有一天,大哥哥会明白,他和您之间的距离是他今生永远无法填满的天堑,而他,将毕生致力于弥补这份遗憾,但愿你们俩终能如愿。”若胭缓缓说出这话时,心口怅然若失,在遥远的记忆里,作为孤儿,那种本应最近却又最远的距离,就像先天性心脏病,永远存在并影响一生。
杜氏吃惊的看着她,良久,慨然轻言,“若胭,你比我想的还要深。”
若胭笑,不是深,是经历。
好在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了,若胭无意深谈,杜氏更是不愿轻言,一盏茶后,若胭问起半缘庵的事,杜氏简单说了观世音菩萨诞辰的法事,若胭也不太懂,囫囵听了个大概,就问起云归雁,杜氏笑道,“你下山后不久,云六小姐就过来找你,得知你已离开,颇是遗憾。”
从杜氏嘴里得到确认,可见云三爷没有说谎,若胭心里好生愧疚,垂着头,闷声道,“母亲,女儿初识归雁,很喜欢她直率的性子,虽是一面之缘,却深感投缘,当时匆匆离去,未留下只字片语,因心里挂念姨娘伤势,到底也是我失了礼数,恐教归雁伤心。”
杜氏笑着安慰,“云六小姐的性子倒是与你很是契合,这也是缘分,你虽然没有留言,母亲却帮你说了实情,云六小姐也是个孝顺的,她既然每年上山祭奠亡母,岂不能理解你归心似箭?虽然遗憾,却没有责怪生气于你,往后自然还有再见的机会,那时,不过一句话的事,一说就解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