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孩子由谁来监护-《法律在身边》


    第(2/3)页

    张小山虽小,却早早学会了下套子。两人跑到土坎另一侧,发现土坎另一侧有一棵碗口粗的小树,小树下面就是獾洞的另一个出口。张小山把套子拴在树上,用力试了试,已经拴牢固了。张小山把套子布置在洞口处,用一根小木棍把套子别在洞口上。这种套子是一个活扣,动物一旦钻进去,就会越勒越紧,最后窒息死亡。

    张小山见套子布置好了,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说:“走,整柴火。多整点,烟不大,它不会跑的。”

    眼下已是秋天,到处都是柴草,小哥俩不大一会就拾了很多柴草堆在前洞口处。

    刘学明放下手中的柴草,擦擦额头的汗,说:“小山哥,老师说现在是防火季节,我们敢点火吗?”

    刘学明虚岁11岁,个子大约有140公分,身体较瘦弱,有些发育不良。两只眼睛大大的,皮肤颜色较黑,这是常年在室外接受阳光照射的原因。一头乱发,像是杂乱的鸟窝。脸上有几道黑印,这是刚才出汗后沾上的泥土。他不错眼珠地看着张小山,等他说话。

    张小山的个子比刘学明高半头,身体也壮一些。两只小胳膊伸出来像是两根小棒槌。他剃着小平头,漆黑的头发密密实实地,像是被剪过草地,非常整齐。他的脑瓜门有些发亮,额头眄浸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长着一幅圆脸,脸色黑红,一双小眼睛又黑又亮,滴溜溜地转着,一看就是一个心眼特别多的孩子。

    张小山说:“没事。咱们这里是一块大庄稼地,庄稼刚收完。离有树的地方远着呢。”

    刘学明看看了周围的情况,树林确实离得挺远,便点点头,说:“看样子真没有什么危险。”

    张小山掏出火柴,他抽出一根火柴,用力擦在火柴盒的侧面。火柴头“哧啦”发出一小团耀眼的火苗,在山风里很快就灭掉了。小山一下子抽出来好几根火柴,蹲下身来,拽了一把干草,放在眼前,他用身子挡着风向,用力在火柴盒上一划,很快就点着了火。张小山把燃烧着的干草放在柴草堆的下面,不大一会儿,火苗渐渐地窜了起来。张小山抱起一捆半青的草投在火堆上,火苗一下子压了下去,冒起了浓烟。小小的洞口处很快就被烟雾笼罩了,洞子里立刻有了动静。张小山和刘学明在洞口处又加了一些柴草后,就往土坎哪边跑。他们刚刚跑到山梁上,就听到土坎那坡的洞口发出“唿隆”一声,那棵小树便剧烈地摇晃起来。

    两个人站在山梁上,看到一个身上大部分黑黄,头上有几条黑白色条的、长得像狗又像猪的东西在小树旁边挣扎。这个野物被钢丝套子套住了,越挣扎套子越紧,渐渐地就没了力气。

    小哥俩站在山梁上不敢下去,直到那只獾不动了以后,才慢慢地试探着往下走。走到獾的跟前,张小山用手里的一根棍子捅了捅躺在地上的獾,那只獾没有反应,两人这才走到小树下。獾的颈部已经被钢丝勒得很深,流出了一些血也已经干涸了,身体也有些发硬。

    张小山拉了刘学明一把,说:“哈哈,终于整死了,解套子。”

    说着,两人开始动手解套子。把套子从树上解下之后,便抬着獾往山梁上走。这时,山梁那边浓烟滚滚,不知洞口那里有多少柴草,火竟然越烧越大。

    当张小山和刘学明爬到山梁上的时候,一下子傻了。洞口处的火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可是远处的山坡上却燃烧起了大火。原来,张小山和刘学明离开烧火的洞口之后,山坡却因洞口的火加热了空气上升的原因形成了一股旋风,一下子卷起了着火的柴草刮到山坡的枯草上,风吹火旺,火借风势,立刻把山坡燃烧成一片火海。

    村里的人们发现山林着火了,立刻组织人员上山灭火。两个惹祸的孩子抬着獾从另一侧山坡溜下山,悄悄地回家了。

    这场大火烧毁了村里的1000多亩松林,村集体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这场火还把山脚下的王占东家的养猪场烧毁了,大大小小的猪死了100多头,直接经济损失十几万元。幸运的是,这场火没有造成人员伤害。

    公安机关立刻对火灾进行调查,终于发现了是两个孩子惹的祸。由于一个孩子12岁,另一个孩子才11岁,公安机关没有办法处理他们,只好让村里自己处理。

    村长召开了村民大会,讨论山林的损失问题。村民们非常激动,纷纷谴责张小山的父亲张坎离,大家都管他叫老坎,批评他教子不严。

    村民刘林对张坎离说:“老坎,不是我说你,你家的山子是村里出名的淘孩子,他一年到头惹的祸都赶上猪身上的虱子了。可是你从来不管教。他这一下到好,把村里最值钱的这片林子全毁了。我看你拿什么赔。”

    刘林的话音刚落,村民们便纷纷跟着指责张坎离,一下子把张坎离给弄火了。他站在会场中间说:“我赔什么赔?祸是孩子惹的,也不是我让他干的,该我什么事?你们不是要赔吗,那就让他赔吧,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我还不管了。”

    王占东正窝火呢,他听了张坎离的话,腾地一下子从椅子上站到地上,说:“老坎,你别不讲理。孩子懂什么事,你没管教好,就得你赔。村里的树我不管。我家的猪场毁了,我亏那么多钱,你说怎么办吧?”

    张坎离红着脸说:“我拿什么赔?你有能耐把我家房子拆了。要钱没有,要命,老少四条,你拿去吧。再说,这事也不是我家孩子一个人惹的祸,那一个孩子你们怎么不说。”

    说完,张坎离把门一摔,离开了村部。

    张坎离一走,参加会议的村民都不吱声了,大家把眼光转向坐在墙角的一个老人身上,这是刘学明的爷爷刘田峰。

    刘田峰已经68岁了,自打儿子、儿媳遭遇车祸死亡后,刘田峰就和老伴拉扯刘学明。没有父母的孩子,刘田峰老俩口又当爹又当娘,能把孩子拉扯到11岁也真不容易。孩子是一天天大了,可是老俩口却一天不如一天了。从小没有爹娘管,刘学明和张小山一样,天天惹祸,没想到今天一下子惹了天大的祸。如今听张坎离这一说,刘老汉把头低在胸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