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婆媳情深钱无功-《法律在身边》
第(1/3)页
“妈,我上班了。中午记着等我回来做饭,你别自己动手。”苗鑫边往外走,边向屋里说话。
“我知道了,走路小心点车。我在家里挺好,别挂着我。”一个苍老声音从屋里传出。
苗鑫把房门轻轻掩上,急忙向单位走去。公司虽然离家不远,快走也得十几分钟。
当苗鑫跨进办公室的门时,“铛、铛、铛……”时钟一共响了八下。这个老式时钟早就应该换了,但苗鑫却不让换,她向董事长说:“这个钟虽然老点,但走时准确,还按时打点,可以给人们提个醒。”
苗鑫是财务部经理,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董事长很多事都听她的,也就依着她没有换这只钟。
屋里的一位中年女子看见苗鑫走进来,笑着说:“苗经理,你真是天天准点到,你都快成变成钟了。”
苗鑫笑着说:“久了,养成习惯了。张姐,还是你们来得早。”
张姐说:“我没有负担,哪像你,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你自己。”
苗鑫把头发向后掠了一下说:“没有办法,摊上了,只能坚持。”
苗鑫的丈夫前几年去世了,苗鑫自己拉扯孩子,刚刚把孩子送入高中。苗鑫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的婆婆,平时全靠苗鑫照顾。丈夫去世之后,苗鑫除了做好女儿的母亲之外,还扮演婆婆的女儿的角色。老太太早就把苗鑫看成了自己的女儿,她似乎已经忘记苗鑫是自己的儿媳了。
苗鑫自打与丈夫结婚以后,婆婆就和她夫妻俩生活在一起。老人虽然有三个子女,但只有苗鑫夫妻最孝顺,老人始终和苗鑫夫妻一起生活。如今老人的三个子女都去世了,按理说,老人的孙子应该代替父亲赡养奶奶。可是两个孙子谁也不肯接奶奶一起生活,老人没有办法,只能跟儿媳一起生活,为这事,老人有时挺上火的。
苗鑫看到婆婆经常上火,这极力劝她安心在这里生活。苗鑫的女儿对奶奶也非常孝顺,苗鑫常对女儿说:“你的那两个堂哥不肯养活奶奶,妈妈就把奶奶服侍到老,咱们要替你爸爸尽孝。”
女儿刘凌从小跟着妈妈和爸爸非常孝顺奶奶,她搂着妈妈的脖子使劲亲了一口,说:“我的妈妈真伟大,爸爸地下有知,一定会感谢你的。”
苗鑫拍了一下女儿的头,说:“你说什么呢,我还用你爸爸感谢?人生都有双重父母,做晚辈的孝顺长辈,不能讲任何条件。你记住,我和你爸爸一生孝顺父母、爱护家人,将来你当了人家的儿媳,也要把婆婆当妈妈。”
刘凌小嘴一撅,说:“妈,我这才上高中,你就掂着让我给人家当儿媳。是不是早了一点?”
苗鑫乐了,说:“我什么时候让你现在出嫁了,这不是借着话头给你讲做人的道理吗。”
刘凌抱着妈妈,耍了个鬼脸,拉长声音说:“妈——妈,我——知——道——了。”
苗鑫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照顾婆婆起床,帮助行动不便的婆婆穿衣,扶着老人解手,洗漱。老人患有风湿病,腿脚不好,苗鑫一有空就帮助婆婆按摩,还经常给老人煎药。每天晚上,苗鑫在临睡觉前都会给老人打上一盆热水,帮助老人泡脚洗脚。丈夫虽然已经去世五年了,苗鑫对婆婆毫无二致,每天都会把婆婆服侍得非常周全。
左邻右舍的人们都知道苗鑫是一个好媳妇,每当天气好的时候,老太太拄着拐杖出来活动或者晒太阳,总会聚起一群老人拉着家常。
大家讲得最多的是苗鑫。婆婆每当听到邻居们夸奖自己的儿媳,总会说:“我这是上一辈子修的福啊,摊着一个好闺女喽。”
有人问:“刘婆婆,你是不是很有钱?要不你的儿媳怎么会这么尽心侍候你?”
刘婆婆张开没有几棵牙齿的嘴乐喝喝地说:“早先,我家里确实是不错。老头活着的时候,也有点积蓄,那点钱啊,早就让两个大儿子花光了。自打老头子走了以后,我这日子就靠小儿子。谁知,小儿子也走我头里了。要不是这个儿媳啊,我恐怕也早爬炼人炉的大烟囱喽。”
刘婆婆说到小儿子的时候,眼睛里流出几滴眼泪,一股哀伤涌上刚才还是一片灿烂笑容的脸庞。
大家听了刘婆婆的话,也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老人家的三个儿子都没了,白发人送完黑发人,日常生活中的那种哀伤是无法平复的。
有一天,刘婆婆和往常一样,在院子里晒太阳。一辆汽车突然驶进小区,停在楼前。
有两个干部打扮的人从车上下来,向院子里的老人们问道:“大伯、大娘,这个楼里是不是住着一个叫刘得水的?”
刘婆婆一听,楞住了。老头子已经去世快十年了,怎么还会有人找他?
刘婆婆看了两人一眼,问道:“你们找刘得水干什么?”
来人中的一位年纪稍大一点的说:“大娘,我们是市政府外事办的,有一个涉外事务要找刘得水和他的家人。”
刘婆婆说:“刘得水早就不在了,快十年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找他。我是他的老婆,你们有什么事情跟我说吧。”
那位年纪大一点的干部问道“大娘,你自己的姓名叫什么啊?”
老人虽然腿脚不大好,但耳清目明。她抬头说道:“我叫于翠花。不过,这个名字平时没人叫,大家都叫我刘婆婆。中国人啊,就是怪,这女人本来有姓有名,可是过去一结婚,这女人的姓啊名的,就没人叫了。现在好喽,女人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喊名字了。”
外事干部又问:“刘得水是谁?”
刘婆婆说:“刘得水是我死去多年的老头子,我现在是连魂也找不到他了。”
来人又问:“刘婆婆,刘得水当年是否在美国呆了许多年?”
刘婆婆说:“我和老头子在美国呆了有七八年吧。他当时在一家船舶公司当个什么管事的,薪水也不低。这中国一解放,他就领着我跑回来了。我们的家产什么的,都给美国佬了。”
这两个人都乐了,年长的干部说:“大娘,您的丈夫刘得水当年离开美国的时候,家产、存款都没有给美国人。他临走的时候,委托了一个朋友保管你们的家产和存款。如今这位美国朋友通过大使馆找到了我们,要归还你和你丈夫的钱财。”
刘婆婆一听可高兴了,她笑着说:“原来是这样啊。那个美国佬杰克还活着?我以为他早就死了。当初我们让他保管的那笔钱,我和老头子以为早就没了。中国和美国多少年不来往,我们早就死心了。看来这个美国佬还真讲诚信。”
那个年长的干部说:“大娘,我叫张兴明,是外事办公室主任,他叫曲光辉,是外事办的干事。你就管我叫小张,他叫小曲就行了。”
刘婆婆说:“这哪行,你们都当干部的,有身份,还是叫你张主任吧,那个小曲,就叫你曲干事吧。今天这事,还麻烦你们跑一趟,我还真不大过意。”
这刘婆婆年轻的时候也算是留过洋,言谈举止确实彬彬有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