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群众转移-《抗联1939》
第(2/3)页
“哼,想消灭抗联,也要看看他有没有那么好的牙齿。”孟庆山冷哼道。
“总司令。从日军目前兵力部署的情况看,日军打算分成三路大军。每一路的大军,几乎都有近万人的兵力,其中齐齐哈尔的军队应该是这三路最强的,这可是个硬骨头啊。以咱们根据地目前的实力,无论如何也啃不动的,看来也只能实行围魏救赵了!不过庆山你身为抗联的总司令不能冒这么大的风险,还是让李司令带队或者由我来带队吧?”政委道。
“政委、参谋长,日军此次的行动肯定想要快速的寻找我们的主力和我们开战,争取一气把我们的主力消灭掉,不然就凭这日军每天的粮食消耗,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是在平原地带我们的胜算几乎没有,但是我们现在这里是三山一水四分田。一草一路与庄园,凭着汤原的小兴安岭千里群山就能把佳木斯一路的日军活活拖死在群山之中,而中路的日军有老杨率领的第一师和第二师加上守备部队,我相信他能把日军牢牢的拖住,至于齐齐哈尔的日军就交给我吧。不过,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现在咱们必须让根据地的老百姓做好反扫荡的准备。要知道,咱们现在根据地太广了,而且有很多老百姓的村子都建立在山中,一个命令至少要经过一天的时间。才能传到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一定要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撤往大山之中,而且咱们的司令部也要转移。通过之前兵工厂的事情告诉我们,我们司令部的位置已经暴露,同时我们也要派出部队防止日军从海路偷袭。”孟庆山道。
“对,我认为应该以抗联总司令部的名义,向各个军分区出反扫荡的命令,要求各级政府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转移群众和财产。”刘亚楼说道。
“总司令这件事之前延平同志就在做准备,现在已经尽可量的转移群众在大山之中用原先土匪修建的山寨当房子。”崔石泉说道。
“我同意总司令的意见,这次日军是来报复的。他们可能做任何可耻的事情,所以咱们必须做好群众的转移工作。”政委赞同道。
“参谋长,马上向各个军区出反扫荡的命令,现在就去。要求各个军区的主力部队马上进行集结,随时做好迎击日军的准备。还有,命令警卫旅、特战大队、特别行动旅、骑兵团、两个炮兵团立刻补充足够的弹药、粮食物资,部队以连为单位向碾子山区悄悄集结集结。根据地各个民兵马上进入战备状态,还有保卫处,防止日军特务窜入根据地,扰乱根据地的民心。”孟庆山一条一条的布着命令。
很快,一条一条的电波,就从抗联司令部到了三个军分区,主要是此次面临日军进攻的方式受到波及的是李兆麟的德都军区、柴世荣的上江军区、赵尚志的哈东军区,当然要转移的实际上只有两个军区,德都和上江,兴安军区不在此次攻击范围、下江军区还在山里打游击、哈东军区的范围更广人员遍及十多个县城进行游击战争。同样,二个军分区再把电文到自己所属的团级部队,部队在通过骑兵慢慢的传到各个村庄。整整用了二天一夜的时间。孟庆山的命令才传到了根据地的每个角落。
对于转移群众这个命令,司令部周围的老百姓做起来非常的积极,因为经过数个月的宣传根据地的老百姓对于抗联的所作所为已经认可了。但是,柴世荣的第二军分区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绥滨根本就没有多少老百姓,即使是有也躲入深山老林之中,罗北县是孟庆山亲自建立的根据地属于革命老区一听到转移命令老百姓纷纷配合,但是到了汤原县城附近,第二军区面临重重困难,县城外边的人还好一些知道日本人的心性,但是县城里的百姓可不信这个邪,对于他们不管谁来他们只会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而且他们还有满洲国发的良民证,无论战士们如何的劝说,他们就是不转移。面对大量不肯转移的老百姓,第二军区参谋长的祁致中非常的头痛,但也是无可奈何,那么多的人,自己不可能一个个强制转移吧!要是那些被强制转移的人群中一旦有人偷偷跑回去,被日军抓了回去,那隐藏的老百姓可就危险了。”很快,这个难缠问题就用电报发给抗联司令部,送到了孟庆山和周保中等人的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