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单身汉与寡妇-《北漂新青年》


    第(3/3)页

    周伯看出了我的想法,说:“你觉得他有嫌疑吗?我们已经走访过了,没有问出过什么东西。小宇啊,别被事物的表面迷惑,八大块是单身,人也怪头怪脑的,但也是环境造成的噻,他受过很多苦,心里面是善良的。”

    “人都有很多面,再说案发时他也没有证人证明自己不在场。”

    周伯想了想,无奈地说:“这案子真是无头案,我们一点头绪都没得哟。”

    “当时街上没有一个人发现有可疑人物出现吗?”我问。

    “当时晚上10点过了,大家都在屋里头睡瞌睡,哪里还有人嘛。我们这小地方跟北京比不了,就那一拨年轻人喝点夜啤酒,平时没得人过夜生活撒。哎,这个案子又悬咯。”

    周伯说话往往漫无边际,说不到点子上,更别谈什么侦探能力了。

    在桥边镇这些年,他办过最大的案就是找回了叶寡妇家走丢的老母猪,还是在叶寡妇家的狗大毛的带领下找到的,为此他得意洋洋了半年。

    叶寡妇投桃报李,将家里的存货——一瓶雪藏了十多年的五粮液,送给了周伯,他笑得嘴都合不拢。

    周伯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想想谁都没有作案动机,好像谁都有作案动机。

    比如这个叶寡妇,她老公年轻时喜欢打黄鼠狼,天天晚上扛着枪去山里打黄鼠狼,狼皮值钱,运气好一晚上下来能赚到两三百块。

    结果有一天没回来成,被发现时脑门儿一个大血洞,被自己的枪爆头了。有人说他得罪了山神,遭报应。再后来禁枪禁猎,也没有人再干这种事情。

    性压抑者、偷腥者……寡妇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男权的审美偏见,二十多丧偶的女人,哪有不懂空虚寂寞冷的,寡妇身上确实很有文章可做。

    寡妇经常被刻画得妖娆、风骚、多情。但对不起,尽管我认为说一个女人丑在道德上应该遭到谴责,但我们这个叶寡妇是真丑。

    曾经有一个见谁都自然熟的小孩被大人抱来抱去逗来逗去都不哭,一到叶寡妇手里,马上哭得稀里哗啦,吓得尿**。

    她丈夫挂了没见她伤心,挖了个坑埋了了事,还说:“老子知道这龟儿子迟早有这一天,死了,该!”

    叶寡妇无后,但她喜欢孩子。每次在街上看到小孩都要笑眯眯地过去嘘寒问暖,当然小孩子不懂事,常常被吓得拔腿就跑,喊“狼来了”。

    单从心理学来分析,她跟八大块都具备了作案的某些人格特征。可是,这种单纯的理论分析完全无用,在具体的刑侦过程最多起到辅助作用,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一切都是空谈。

    一周过去了,警察没有查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一开始他们按拐卖儿童的案子查,直觉无时不刻不在暗示我,他们完全走上了一条背道而驰的道路。

    一回到久违的故乡便遇到这种事情,心乱如麻,无法入睡。

    晚上,黑夜无边,秋声无限。二十年的光景如白驹过隙,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们志气再高,这速朽的世界也不屑于记住谁谁谁的名字。

    打开电脑,翻出老照片,那是我们在北京聚齐后的第一张照片:在长城上,f4蹲在前边,军事爱好者梅哥用围巾围着脸装成恐怖分子拿着登山杖作ak47做处决我们的动作。

    看到照片上那些人脸上的稚气、单纯和对生活的无所畏惧,一阵温暖。

    我们不是有权有势的人,也不是有特异功能能隔空移物胸口碎大石的怪胎,我们只有一群追求自由、爱与理想的普通人,我们在北京疯过、爱过、哭过、痛过,活出了我们想要的感觉和生活,我们的生命有了那一段记忆,足矣。

    身体虽然已离开北京,可是没有那么容易隔断与那座城市的种种牵连。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