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讨王睿文台复仇-《东吴之孙策》
第(2/3)页
“未见旗号,故而不知底细!”那小将恭敬答道。
“这……”孙坚帐下众将面面相觑,一时手足无措。
“众将士听令!”孙坚拔剑指天,神情严肃:“准备迎战!”。
随着孙坚的一声令下,身后的数千士兵“哗哗”整齐划一地举起武器,严阵以待。
荒芜的道路上,眨眼变得死寂。数千士兵,就仿佛雕塑一般,一动不动。微风吹过,发出奇怪的“呜呜”声响,四周一片肃杀之气。
很快,众人感觉到了大地的震动,从军多年的经验告诉每一个人,这是先锋骑兵。
锐利的眼睛眯成了两道缝,一刻不离地凝视着前方。孙坚一抬左手:“弓箭手准备!”
前排的士兵纷纷拉弓搭箭、神情肃穆,只等一声令下,好在将军面前展示自己的勇武。
“在看到己军后,仍然速度不减,看来是敌非友。”端坐在马背上的孙坚,心思百转,表面却安如泰山、岿然不动。
敌人越来越近了!烟尘滚滚,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甚至连马匹沉重的呼吸都能清晰地感觉到。
“吱呀”的声响,是长弓拉到极致的表现。只要孙坚一个手势,数百支利箭立马会奔着敌军而去。可以想象,在毫无遮拦的情况下,对面的骑兵立马会被射成马蜂窝。
令孙坚疑惑的是,明明知道自己有弓箭手,对面却还是以骑兵开道,义无反顾。难道,是别有图谋?还是对面领军的将领是个庸才?
“叔父!”
谁知对面打头的将领一声呼喊,惊得原本就要下令放箭的孙坚连忙止住众人。
马蹄轰隆,待得走近,那将领急忙滚下马来,纳头便拜:“侄儿拜见叔父!”
孙坚走到跟前,扶起那人仔细打量,半晌方道:“莫非……你是伯阳?!”
“正是侄儿!”
孙坚一愣,继而朗声大笑:“哈哈哈,许久未见,未想当年的小娃娃也长这么大了。这些年来,你与弟弟孙辅在江夏过得可好?对了,孙辅呢?如果叔父没有记错,他今年八岁了吧。”
“有劳叔父费心!小弟今年正值龆年。这些年,侄儿在江夏任职,与小弟相依为命,日子倒也好过。就在前不久,侄儿听闻叔父受朝廷诏令,举义兵征伐青、徐叛乱,早已是神往不已、心痒难耐。先前探马来报言有军队途径江夏,侄儿料来是叔父,故而挂印去职、又将小弟托付城中好友,自带亲兵百余人来投奔叔父,只愿跟随叔父干一番大事业!”
原来,来人姓孙名贲,字伯阳,乃是孙坚兄长孙羌的长子。在孙贲十五岁那年,父母便双双亡故,当时弟弟孙辅才刚刚出生不久。孙贲不惧艰难,在独立谋生的同时,坚持赡养抚育弟弟。因此,兄弟二人的感情很是深厚。
“叔父且看,他是谁!”孙贲笑着侧身,引出身后的少年。
孙坚好奇的看去,只见来人年不过弱冠,相貌堂堂,英武不凡。
孙坚疑惑地看向孙贲:“他是……?”
“他叫孙河,字伯海,亦是我孙家子弟。别看他这副木讷的模样,打仗可狠着呢!”
“拜见叔父!”孙坚之名如雷贯耳,经孙贲介绍,孙河当即拜倒。
意外喜得两元大将,又都是孙家的杰出人才,孙坚大喜。一指二人,孙坚回身笑对众将道:“此皆吾家鹰雏也!”众将皆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