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越境讨何愧海内-《东吴之孙策》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什么,主公要去攻打宜春?!”
长沙府衙。
凶恶剽悍的将领们,此刻面面相觑、争吵不休,场面乱作一团。
裹帻披甲的孙坚,端坐议室高堂。他向左右两排的众人扫视了一眼。在座的,无一不是追随他多年的心腹猛将。等到声音渐渐低弱、消弭,所有的目光都注视向自己,他这才不急不缓道:“不错,我们不仅要去攻打宜春,还要去驰援零陵、桂阳两郡!”
说着,孙坚离开座位,走到众将士中间。
“就在两天前,本将收到宜春县令陆远使者的求援。如今宜春之蛾贼、零桂之周朝、郭石,横行霸道、四处劫掠,贼势滔天。百姓正水生火热,吾身为天子钦点的长沙太守,自当为朝廷分忧,保一方平安。”
忽然一人出列,拱手劝谏道:“主公不可,长沙新定不久,民心未定,先前一战我军也是伤亡严重、势气已乏。主公不得朝廷诏令,贸然过境讨贼,恐为他人诟病、天子责问!如此吃力不讨好,行之无益。颠沛流离半生,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主公何不安心呆在长沙,等朝廷旨意到达,再动身出军不迟。”
孙坚看去,却是自己帐下的主簿洪晋。他为人正直敢言、博学多才,乃是当世大儒郑玄的徒弟。名传江东,孙坚听说了他的大名后,特意聘请他来担任自己的主簿。
其实洪晋也是好意,站在一个幕僚的立场上来说,他的想法没有错,甚至是最佳的选择。为主谋利,唯利是从,本就是幕僚的职责,也是他们的特点。可他劝谏的对象却是一个以“忠义”为信念的将军,这样分歧自然就产生了。
孙坚本是火爆脾气,见到这时候还有人站出来敢跟自己顶嘴作对,当即火冒三丈。
“汝等皆是吾之股肱心腹,不想着如何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居然只想保全性命,苟安一方。我孙某没有什么文德,只以征伐受功。越界征讨,是为保全郡国。倘若以此获罪,吾无愧于天下!”
“主公说的对,主公对治有知遇之恩,追随主公征战的这些日子,治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如今百姓有难,主公要去,治怎能贪生怕死、去危就安。沙场上马革裹尸,死亦何憾!”小将朱治当先出列,慨然道,“君理愿为将军先锋,冲锋陷阵、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我等愿为将军先锋,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朱治尚且如此,一干老将怎甘心落于其后,纷纷慷慨请愿。
孙坚一一扫过坚毅的面孔,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微微一点头。
“好!既然诸位都有此意。德谋,你留下来,守卫长沙,余者回去准备准备,明日卯时便出发!”
“诺!”众将神情肃穆、齐声应道。
---------------------------
天色蒙亮,晨风正爽。
“驾!”
一声欢喝,马蹄咚咚。长沙城外,一袭人扬鞭疾驰,意气风发。当先一人,正是长沙太守孙坚长子孙策。
本来孙策赤膊斗白虎,原先的坐骑受了惊吓而不知所踪。未想刚到长沙,便又得了这匹麒麟神驹。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失而复得,如此及时雨,怎能不令人欢快欣喜。
自得了「银月」神驹,孙策真可谓是爱不释手,每日只与众同龄好友在长沙城外骑马狩猎,同时安心养病。回忆往昔,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孙策终于苦尽甘来。时光就这么一天一天地流逝,日子倒也过得舒适安逸。
眼瞅着天空一只落单的大雁飞过,几名少年同时迅捷地拔箭拉弦,弓成满月,雷霆射出。
“嗖!嗖!嗖!”
长箭犹如长了眼睛,毫不犹豫地痛快钻进了高飞的大雁体内。一声悲怆悠远的哀鸣,中了数箭的大雁犹自扑打着翅膀在半空中挣着了几下。随后便犹如残风中的落叶,旋转着飘落而下。
少年们吹哨欢呼,纷纷驾着马向落地的大雁赶去,生怕落于人后。孙策马快,将众人远远地甩在身后,独在最前。骑马来到高坡上,凭着记忆和经验,他大概能确定大雁坠落的地点。
果然,孙策一眼便看到了它。一个疾冲,孙策矫健地一歪身子,手攥箭羽,那只大雁便轻松地被举在半空。
勒马止步,站在高坡上,孙策极目远眺,赫然看到一袭人护着马车逶迤而行,似奔长沙而来。
“难道是娘亲?!”孙策面色一喜,一直朝夕相伴的母亲许久未见,心中的思念之情抑制不住,一发不可收拾。
少年们先后赶到,看到孙策怪异的神情,都是不明所以。不等他们反应,孙策策马奔驰,眨眼间已是跑出去很远,
现在的孙策,一心只想着快些与母亲见面。
“什么人?!”护卫在马车两侧的士兵,见到有人横冲直撞地当面冲来,驻马拔剑,一副严阵以待的阵势。待得来人靠近,他们这才看清,却是将军之子孙策。
“是少公子。”护卫当中的头领笑着叫了声,拨马回身向马车内的人恭敬道:“夫人,是少公子,他来接咱们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