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街头聚的是“等死队”-《家耕》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那女方要的彩礼两个媒人都送去了,点的是现钱。那结婚用的房子也定下来了,是那房子挺脱、院子大方、道路平整,又与父母在一起的那地方——这是做父亲的心里早就盼着的事儿。一切办妥,只等吉日良辰,新郎新娘拜天地。

    你别看这里穷乡僻壤的,它可有一定的办事习俗:一对新人领了结婚证书,这还不算正式结婚,得选了好日子,好时辰,女方一大帮子人,在凌晨把新娘子给送到婆家去,夫妻拜了天地、拜了高堂,两人喝了合欢酒,这才算是结了婚。没办法,这地方就这样的习俗,这就跟这地方,爸爸不叫爸爸叫“爷”,妈妈不叫妈妈叫“娘”一样。这就是现扒地瓜上坟——本地货。

    这李志新的婚姻已经基本定局,按他父亲的话说,也就是“十叩九拜都完成了,只差最后那一哆嗦了。”这在他来说,应当是喘口气的时候了。可是,他每到夜晚总是睡不着觉。那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其实,就只因为两个媒人来的那天下午,等死队里的一个队员,发自肺腑的那番话。

    那天下午,李志新的父亲送走了两个媒人,他无所事事,就乘着酒兴,叼着烟卷,踉踉跄跄的来到街头上凑热闹。他想显摆显摆自己的本事,自己这辈子一共有四个孩子,命中可办三桩公事,现在两桩公事即将告成。

    这黄鹂村的街头上,尽是本村里不能劳动的老弱病残之人。他们冷天寻太阳,热天找阴凉,每天就像工人上班一样,总是集结在一块儿谈天说地。他们是些百事通,说东家拉西家,有时候还讲讲国家大事。就因为他们这些人,吃了玩,玩了吃,不具备任何的劳动能力,所以,他们这帮人,就自称为“等死队”。

    你可千万别小觑了“等死队”的这帮人,你可千万别认为,这帮人一点能力也没有。那就告诉你吧,他们干别的是不行,要说村里的大事小情,可都原原本本的装在他们的心袋里。谁家如何和睦,谁家闹了纠纷,谁家男婚女嫁,谁家死亡病灾,你别看他们哪里也不去,人情场里根本就没有这些人,可他们总是先知先觉,或是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消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

    这些“等死队”的人,现在是不能劳动了,可是在他们年轻力壮时,个个都是好样的。你看那高个子,那是原来的村主任;你看那瘦小的矮冬瓜,那是原来的小队会计;你看那身材魁梧高鼻梁的,那是原来的“大力士”;你再看看那眨巴眼睛的,那是原来的“小诸葛”……你看,他们都了不起吧?这些“等死队”的队员们,先根据得到的“情报”评头论足,然后,再假因设果。

    这李志青的父亲凑近了“等死队”,可他们就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那听见足音的,头颅都不抬一抬;那看见身影的,眼皮都不翻一翻。他们都是些小麻雀只要撅尾巴,就知道要往哪里去拉屎的主儿,根本就没有一个与他打招呼的。

    那眨巴眼睛的“小诸葛”,他有意无意的讲起了村东的“李赖皮”。这“李赖皮”的家里就一个儿子,都娶儿媳妇了,他老两口儿还赖在那里不走。别人劝他出去盖点儿房子,和孩子住在一块不方便。好好的离开,还能互相留点儿念想;如果撕破了脸皮再走,那就得不偿失了。这“李赖皮”不但不听别人的劝告,而且理由还十分的充沛:“和孩子们在一块儿,都互相照应着有什么不好?他们出门干活,俺给他们看家;他们有了孩子,俺给他们照看着。你们说,这不是要多好有多好的事情吗?是不是俺们关系好了,你们就眼红的不得了了是不是?”

    “李赖皮”的这番话,说了还不到半年,那儿子就告诉他:“爷,笼子里的鸡太挤了,俺想……”

    “好,俺去垒鸡窝!”

    “不用。放在你做饭的那棚子里就行。”

    “好,那我就再撑一个做饭的棚子!”

    时间又过了不久,儿媳妇又买来百十个小鸡。儿子又告诉父亲:“爷,这小鸡没处放,就先放在你那屋子里吧!”

    “李赖皮”微笑着对儿子说:“你们买这么多小鸡干嘛?”

    “养呗!”

    “都说这几年养鸡不赚钱哪!”

    “赚钱干啥?养着玩呗!”

    老伴听到了他爷俩的对话,就把“李赖皮”叫到屋里去,她对老头子说:“你这个老笨蛋哎,这是在赶我们走哪,你这不识好歹的死老头子,还赖在这里不走啊?”

    经妻子这么一提醒,“李赖皮”这才恍然大悟起来:“行,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这“小诸葛”最后对大家说:“你们说,时间长了,哪有勺子碰不到碗的?唉,年龄大了,再好的儿女,也不能住在一起哟!”

    其实,“小诸葛”这番话,是有一定目的的,是弦外有音的。

    “小诸葛”的这番话,给了李志青的父亲以很大地启发,彻底敲响了他思想上的那个警钟。于是,他自作主张,以李志新东院墙为后墙,盖起了两间小西屋和一间做饭的小棚子。这新建的小院子,出门的大路不走李志新家的院子,不过,他在这西屋的北面,也就是在李志新北屋的房檐底下,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儿。这口儿虽然不大,但是能够刚好过去一个人。现在儿子没结婚,他完全说了算,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以后也是他说了算,因为他还没有死,他只要一天不死,哪怕是只剩下一口气,不用说,这房子就一定有他的两间。老三两口儿不说别的正好,他们要是说别的,张口我就给他们塞上个活蚂蚱:“我把房子让给你们住就很不错了,你们还想怎么样?我看你们就知足吧!”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