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护送(第二更)-《三国领主时代》
第(2/3)页
趁流寇混乱之际,几名武师护着马车冲了出去。
流寇哪里肯放手,鼓噪着一窝蜂追着不放。
那青年独自断后,流寇中有弓手用箭射他,他或躲闪,或用长枪拨打,不仅自己毫无损,就连射向马车的箭矢,也被他一一击落。一旦有流寇靠得太近,青年掌中枪就如同跗骨之蛆,将那些流寇一一刺杀。
马车跑出不到两里,死在青年长枪之下的流寇,又多了2o余人。
流寇们被青年杀得心寒,有心退走,可流寇大领拿人钱财,就此退走以后还怎么做生意?那青年虽然无人能敌,杀了数十人,但流寇数量仍然很多,只要耗得那青年力竭,再解决两名武师,是很容易的事。
领打定主意,让弓手对青年持续保持压力,近战流寇不再闷头猛冲,多虚张声势,与此同时,分出上百人从两侧绕过青年阻击,绕前截击马车。马车的度没有流寇快,哪怕绕远一些,花点时间,总能对马车构成威胁。
流寇策略一变,青年也头大如斗。
他再神勇,也只能挡住一面追兵,被流寇靠近马车,以逐鹿武师实力,断不可能挡得住这么多流寇。
无奈之下,青年让马车脱离主道,停在一处崖壁拐角处。
拐角处可免受流寇弓箭威胁,流寇要想近身,只有沿崖壁冲过来近战,青年亲自守在拐角位置,连杀数人,暂时打退流寇的进攻。青年知道流寇不会善罢甘休,此路陡峭,一边靠山壁,一边是悬崖,马车无法继续前行,流寇显然很熟悉地形,外面已分出人手截后路,一旦流寇两路合围,地形反而会成为他保护徐母的障碍。
他不会分身术,这种地形下无法同时抵挡两端来敌。
最好办法,是赶在流寇完全合围之前,由青年断后,带徐母步行离去。但徐母无法行走,即使武师们背她,行进度也快不起来,离开这段山道,被流寇追上后连仅有的地利优势也没有,更难护得徐母周全。
想清楚个中厉害,青年很快做出决定。
他让一名逐鹿武师攀崖离去,通知领地派人前来接应。
他们正处在巴郡境内,具备搬请救兵的条件。
青年对自身武力颇有信心,只要武师行动够快,或许能撑到援军赶到。
青年综合各项情报,作出了最安全、也最合理的应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