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边唐》


    第(2/3)页

    马璘等人正在象雄王宫里商议之时,十东岱之地的头人们渐次离开了受降城。到城外带着自己的护卫,直接离开了。

    这一次的事情,对于整个象雄王国来说乃是大事,对部落而言也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头人们都要快速返回部落,为接下来的远征做些准备。

    出动多少兵马,多少人留守部落,这些都是要合计好的。不过大部分的人都不准备藏私,都是想尽可能的多出动军队,以在南征之中多捞取好处。

    护法战神祖师说得明白。每一个部落都要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才能在南征之中获取利益。族人不再挨饿的梦想,终究是得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来换取。不过这本就是应当应份的,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争斗是寻常之事,既然南边有比逻些河谷更富饶肥沃的地盘,那就带人抢了便是。这次有着唐人在背后撑腰,取胜是一定的,能够捞取多少好处,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总的来说,一句族人不再挨饿的保证,已经足以让他们倾尽所有。羌人贫苦,头人们其实也谈不上富裕,大部分的头人都是有着让族人吃饱穿暖的愿望的,所以他们这个时候,心中的血都是热的。

    临走时头人们都带走了不少粮食,这是他们用噶伦部落的人头换来的,当然并没有花光所有的赏赐,不过由于来的人不多,也就能带这么多了。噶伦部落的教训亦是让他们印象深刻,不过离开城门时再看到那座京观,头人们都是没什么同情。本来是能带着族人吃饱饭的,偏偏选择和大唐作对,和护法战神祖师作对,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计划逐渐变得更加完善,各项准备工作便慢慢开始提上日程。鹰奴在受降城正式设立据点,命令不断从这里发往龟兹,接到命令之后,龟兹那边就会开始完成前期的工作。从四镇抽调汉军精锐,调配粮秣让兴胡商人开始运送,对于南征的后勤事宜进行公开招标……这些都有固定的规矩,按部就班的进行,不会出什么问题。

    制度已经在碛西边军之中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各种体系都已经有了轮廓,需要的就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而已,而学堂的建立,将会有助于各种体系的彻底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碛西边军将会变得更强,不单单是在武器和火力投放方面,便是制度和效率至上亦是如此。

    改变在潜移默化里慢慢发生,许多东西已经开始生根发芽,终有一日会变得极为茁壮,改变整个碛西,甚至改变这个帝国的面貌。当然,这个时候仅仅是有些端倪而已,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如今安西军出动,后勤上基本不再依赖长行坊,主要是靠商人,不管是西征大食还是北征回纥皆是如此,长行坊只负责运送军械,其他的都交给商人,可以说后勤体系已经逐步商业化了。甚至不关紧的军械,比如钢箭横刀之类,亦是交给了商人来运送。这无疑是大大减轻了军队的负担,可以把重心放在作战之上。而每次出兵都不多,最多也就万余,这也保证了就食于敌的可能,万一后勤断绝,靠着狠辣的手段也足以保证军队的供给安全。

    当然改变不止后勤上,还包括了碛西边军的方方面面。

    几日时间过去了,安西那边不断有猎鹰飞过雪山,把消息带了过来。碛西总督府基本上是以原先的大都护府为班底,这几年已经运作的极为顺畅,发布的命令正在有条不紊的被执行着,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两所学堂依旧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着,李岫大匠对于这事极为上心,作坊里的事情暂时都放到一边,主要就是督促着这两件事情。马璘心腹都知道他在马璘心中地位,如今他在碛西实际上是地位最高的,他不擅长日常事务,却是将作监少监出身,对于建造上是极为在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