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几件小事-《边唐》


    第(2/3)页

    论弓仁上高原之初。亦是遵照李隆基的命令,利用自己禄东赞后人身份在羌塘上的影响力合纵连横,鼓动各个羌人部落相互争斗,从而逐渐消耗,减少高原上羌人的人口。当初论弓仁在东。杜环岑参在西,一同鼓动羌人内斗的同时向冲突各方出售武器牟取暴利,一方面减少羌人的人口,一方面从经济上来抽干羌塘上的财富。高原上羌族分布极广,丁口超过二百万,要想尽量削弱自然是需要极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之前的形势极好,不管是论弓仁还是杜环岑参他们做得都不错,江南江北还有大雪山一带的部落相互攻伐,都得从唐人这里购买武器和补给。人丁不断的减少,财富不断的外流,可谁都没法子停下来。他们之间的恩仇持续几个世纪,以前都是有赞普家族在上面压着,如今没了赞普家族,彼此之间互不服气,报复便是无穷无尽的。

    这一次,趁着北征回纥之时,论弓仁立功心切,直接带着从哥舒翰那里分出来的陇右兵马直扑逻些。成功占据逻些城。逻些乃是吐蕃帝国的都城,亦是吐蕃的象征,这一战亦是算作灭国之功,论弓仁也是因此得到了大量的封赏。

    然而逻些乃是羌人权力的象征。诸羌部落相互争斗,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争夺逻些河谷,争夺逻些城的主导权,而现在唐军占据了逻些,那些有野心的部落头人们一时间就失去了争斗的终极目标,变得无所适从起来。

    这样带来的结果。便是由于唐军在逻些城的坐镇,逻些周围各个羌人部落之间的争斗虽然在继续,烈度却是低了很多,各个部落依然会和唐人购买军械物资,然而却是少有大规模的战斗了。

    这对于大唐而言,未见得是个好消息,毕竟吐蕃帝国的丁口超过二百万人,按照三户抽一丁的传统能聚集二三十万精兵,若是一户抽一丁可战之兵更多,而现在吐蕃没了,羌人还在,诸羌部落人丁减少的还不到一半,羌塘和周围地区的羌人依然是有百万之数,聚合起来依然是一股强横的力量,这距离马璘之前的目标,可还是远远不够。

    论弓仁得了灭国之功,大军驻扎在逻些城之后便主要开始做生意,没有什么新的作为,对于羌人部落不再争斗的事情,似乎并不如何放在心上。当然,他乃是禄东赞的后人,自己亦是羌人,未必真的愿意看到羌人从此一蹶不振。不过对于马璘而言,这样的局面其实是必须要改变的。

    所以这一次上羌塘,不单是要把小多杰送上王位这件事,还要亲自看一看羌塘上的状况,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让羌人之间的争斗再激烈起来,看一看论弓仁这位吐蕃大论的子孙,对于大唐的忠心究竟有几分。

    羌塘之事牵扯到安西军的后路,所以相比而言比西海城的事情要更为关键。去找袭击西海城的突厥人报复是必然之事,不过恐怕要等到开春之后了。这个冬天能够解决的,也就是小多杰继位这件事情。

    另外还有一一封信,是从最遥远的万年城传来的。

    万年城位于霍尔木兹海峡跟前,乃是大唐在法尔斯附近最重要的据点,对于安西军未来的布置极为重要。田名远送过来的消息说了两件事情,一是万年城已经安定了,跟随安西军西征的突厥杂兵们许久没有打仗劫掠,已经是闲不住了,时常在万年城周围和归顺大唐的德赫干们起冲突,再不开始继续扩张,这些杀才们只怕就要哗变。二是若是要继续扩张,便需要补充一些军械,火药火雷钢箭还有八牛弩都很紧缺,特别是八牛弩,大部分都装到了舰队上了,只在港口里留了一小部分,也都安在俯瞰港口的要塞上,已经不可能再拆下来跟随骑兵机动了。没有了这种远程武力,对于安西新军的压制能力也是损失不小,希望能够尽快从捕喝城运过一批来。

    田名远说的两件事情其实是一件事情,就是要打仗了,需要补充物资。以突厥兵的个性,不打仗不劫掠只怕要憋死了,而田名远自己明显也是手痒了,毕竟也是年轻人,渴望建功立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