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跋山涉水-《边唐》


    第(2/3)页

    ……

    千年之后,公元1944年,属于中国的上伊犁河谷当时名为伊犁专区,首府为伊宁,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伊宁事变。

    其时下伊犁河谷当时已被苏俄占领。就在中国边境不远处,伊犁河谷下方靠着天山支脉的地方,便是苏俄所建立的大城市阿拉木图,而苏俄亦是在伊宁设有领事馆。

    就在这一年。在苏俄的支持之下,伊犁河谷的哈萨克人、塔塔尔人和维吾尔人起兵反叛,打出“杀回灭汉”的口号进行种族屠杀,汉人和回族人几乎被叛乱者屠戮干净。

    由于有苏俄红军的直接参与,这一场叛乱快速蔓延到天山以北的塔城和阿勒泰两个专区,当地的汉人和回族亦是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三区汉人死亡殆尽。

    其时中国政府孱弱,无力对抗苏俄,苏俄之野心乃是吞并整个新疆,在暗中给予叛军以极大支持,叛军完全占据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打出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旗号,而这便是数十年后“东/突”的历史根源。

    中国政府紧急派军入疆支援,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中国政府军喊出了“死守大迪化”的口号,大军与叛军在玛纳斯河一线对峙,屡次血战之后,终于是暂时稳住了局面,上伊犁河谷和塔城、阿勒泰却始终控制在叛军的手里。

    后来中国政府通过外交努力,终于是让苏俄同意不再支持三区叛军,然而却付出了承认外**立的巨大代价。

    而即便是如此,也仅仅是稳定了新疆的局势,没让整个新疆倒向苏俄,伊宁、塔城、阿勒泰三区依然是牢牢被叛军占据。

    数年之后,中国政府更迭,新的政府和苏联交好,通过外交努力,三区重新回到了中国政府手里。那些曾经大肆杀戮过汉人的叛军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整体编入了新的中**队。而这一场叛乱,则是被粉饰成“三区革命”。

    所幸苍天有眼,三区叛军首领取道伊犁河下游的阿拉木图,乘坐飞机去北平参加政协会议之时,飞机在伊尔库兹克掉了下来,叛军首领死了个干干净净,可谓是报应不爽。

    就算是他们被粉饰成烈士,在今日的伊宁仍有纪念碑祭奠,然而也不过如此而已。知晓这段历史的汉家子孙,都清楚他们是些什么货色。

    ……

    此时乃是千年之前,阿拉木图不过是伊犁河谷南缘的一个小小绿洲,马璘带着大军经过此地,回想起前世读书之时看到伊宁事变拍案而起,一时间不由得心生感慨。

    当时的中国最后能保住半个伊犁河谷,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叛乱者得到祭祀,死去的汉民却是默默无闻,再也无人记得。

    这一场叛乱之所以发生,其中的关键不在苏俄,归根结底来说,是这些边疆民族没有融入中华文化的圈子里,而是成为了胡大的信徒。

    伊斯兰世界在他前世之时四分五裂,可以说是失败的,然而伊斯兰文化却依然是成功的,因为胡大的信徒布满了整个中亚和西亚。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彼时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依然是要受到这种困扰。

    若是边塞蛮族融入中华文化圈子里面,三区事变这样的悲剧便不会出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