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河中八军-《边唐》
第(1/3)页
“那你就继续在这里看吧。等你看完了,写一个章程给我。”马璘淡淡道。
他现在心系八军移民,首要的任务就是把百姓们安顿好了,平安度过这个冬天。河中集团开拓市场的事情,暂时还无法顾及。
裴俨躬身一礼,点了点头。
“先生,蓝田军百姓过冬之物,是否齐备?”马璘看着杜甫又道。
杜甫道:“皆已齐备。此地冬季和关中相似,甚至还略温暖一些,百姓们都带有御寒之物,捕喝城那边也送来了足够的物资。粮库里的粮食,省着点儿吃吃上七八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马璘点了点头。这些事情是他攻下木鹿城之后一直在布置的,看来留守捕喝城的那些胥吏们做的还不错,没有出什么岔子。
“先生,蓝田军数万百姓平安到达此处,先生功不可没。未知先生是如何打算的,若是愿回长安去,明年开春我送先生回去,若先生愿意留在此地帮我做一些事情,小子也是求之不得。”
杜甫肃容道:“集贤院里只是闲度日,实在是蹉跎光阴虚度年华。百姓们不远万里跋涉而来,开辟草莱极为辛苦,杜甫愿意留在此地,为父老们尽一点儿绵薄之力。”
马璘心中大喜,蓝田军眼前这幅景象,已经证明杜甫大大亦是有能力处理俗务的,所谓用生不如用熟,蓝田军是杜甫带过来的,让杜甫继续带着百姓们自然最好不过。
“如此小子多谢先生了。从今日起,先生便不再是都虞候,而是蓝田军使。”马璘说着,从怀里掏出印信递给了杜甫。
杜甫接过印信,亦是微微有些激动。
河中八军每一军人数众多,是以品级不低,在长安之时,主官的职级都是定的正四品。也就是说他从一个闲散的集贤殿学士一跃而成正四品的大员了。虽然是武职,然而却也是显宦,比以前举家食粥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没有人愿意妻儿受苦,如今一跃而成蓝田军使,正四品的俸禄足够家人受用了。
“百姓们初到此地,蓝田军一军五万父老今后都要仰仗先生。平安过冬是最重要的,有什么用度不足要立刻禀报捕喝,断不能让百姓们受苦。”
杜甫把印信收入怀里,肃容点头:“将军说的是,我记下了。”
马璘在杜甫和裴俨的陪同下,把蓝田军每一个军屯点都巡视了一遍。这些军屯点少的有上百人,大的两三千人,基本上都是建在波斯人村落的遗址之上。军屯点之外,都是有着大片的坟茔,听杜甫和裴俨介绍,那些都是空坟,为的是祭奠死在道路上的亲人。
蓝田军从长安出发来到这里,损失了超过八千的丁口。据杜甫所言,蓝田军应该是河中八军里状况最好的,其余的七军损失应该更大。
八军一共损失多少丁口,马璘心里不敢想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事到如今,只能是更加尽心的安顿好这些百姓,才能弥补一二。
蓝田军毕竟是一支军队,需要一定的自保之力,蓝田镇外丁壮们正在训练,马璘去校场看了一下,毕竟都是坚忍彪悍的关中汉子,两个来月的功夫,已经是练得有模有样了。
听杜甫介绍,负责训练丁壮们的乃是裴俨。看样子这一路行来,杜甫和裴俨关系处的还不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