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暗流(上)-《边唐》


    第(2/3)页

    同时马璘找来米雪,令她加强对于捕喝城康居王室的监视,以免将来康居人有什么动作,自己这边儿猝不及防。若是发现那个被牛诩放掉的粟特厨娘,立即格杀绝不客气。

    ……

    同一时间,长安城。

    大唐天子李隆基站在花园之中,脸上满是笑意。

    最近这一段时间,李隆基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心情极为舒畅。

    羌塘之上,各个部族已经打得乱成一团,根据最新的消息,象雄人已经攻下逻些城,一直打到了江南地区,象雄王李贡布把松赞干布家的祖坟全部挖了,里面的宝贝全部起出来。后来江南部族合力围攻,李贡布依然是全军安然退回了象雄领地之内。

    象雄王李贡布谦卑的发来表文,说都是托马璘将军的神威才能有如此大胜,此次掠夺逻些所得财富极多,已经准备了一笔三百万缗钱的礼物,正从王都受降城运往于阗,准备托马璘将军献给天可汗。

    对于象雄王的谦卑,李隆基极为高兴。当然更为高兴的是这一笔三百万缗钱的礼物。大唐为这次河中移民砸出了三成的岁入,虽然这些钱暂时都还躺在大唐的府库之中,还没有支付给河中集团,可是早晚是要给的。这对于户部而言,是极大的压力。而如今这一笔天降横财,可以说为大唐减轻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来自东北方向。宗室子弟李璟为平卢节度副使,到任之后便直接向辽西契丹人发起攻势,连战皆捷,逼得契丹人和奚人不断远窜,如今大军已经打到了新城。李璟发来奏章,请求陛下恩准将安东都护府迁往新城故地。

    辽西契丹各部叛唐数十年,困于大唐和突厥之间部族离散,始终未能凝聚出真正的力量,然几十年内始终与唐为敌,始终是大唐东边大患,河朔军马大半都是与契丹作战。这些年来安东都护府接连内迁,从平壤一直迁回到河北道,除了新罗和渤海国的压力之外,契丹不肯臣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几十年来东北战局都极为胶着,安禄山几年前更是接连失败,天门岭一战竟至十万众尽没。如今李璟一到,立马就是在辽西打开了局面。李隆基极为高兴,同时也感叹马仁杰有识人之明,若非是他极力推荐,李璟一个小小校尉如何能为节度副使,又如何能够建立这般功业。

    这两个好消息,都与宰相马璘有极大关系。而最后一个好消息,刚刚传到长安的,则是来自剑南道。

    杨国忠攻打南诏取得大捷,阁罗凤折损了数万兵马,已经退过泸水,同时上表表示臣服,还送了两个儿子来做质子。

    放眼四顾,已经几无敌手。垂暮之年却迎来了这般局面,赫赫武功令李隆基极为振奋。

    对于有功之臣,自然是要大加奖赏。象雄王李贡布被正式册封为崇信王,地位得到了大唐的正式承认。李璟行军还没结束,是以暂时没有册封,却发了一道诏书大大表彰了一番,同时令范阳节度副使郭子仪全力配合李璟,务必要完成安东都护府还治新城的任务。

    而以白身领兵的原宰相杨国忠,则是领剑南节度使、御史中丞两职,爵位依旧是国公,即日召回长安。

    李隆基明白即便是南诏一战,也是因为阁罗凤没了吐蕃人这个靠山,所以杨国忠才能成事。三个好消息,说起来都和马璘有着莫大关系。

    之所以没有让杨国忠复登相位,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因为他说过右相之位是给马璘准备的,哪里能够反悔。不管怎么说,马璘的功劳也要比杨国忠大得多。

    马璘自然是要奖赏,李隆基却忽然发觉竟然是已经赏无可赏了。他在为赫赫武功高兴之余,也在发愁如何赏赐马璘这位有功之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