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事出有因-《边唐》


    第(2/3)页

    天子因为这样荒诞不经的话,而给予自己这样大的权力,真是荒谬!

    当年的圣明天子毕竟是老了,已经糊涂到了这个地步。幸好这次他信任的是自己,若是信任的是个野心勃勃之辈,立马就会给大唐带来灾难。

    玉真公主因为十万缗钱的礼物,居然编造老子托梦这样的谎言蒙骗天子,也真是够了。

    ……

    “妾,高宗之孙,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为贱,何必名系主号、资汤沐,然后为贵,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

    天宝三年玉真公主自请削减公主待遇的一段话,在后世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不过更为有名的,是她和当时几位大诗人的暧昧之事。像她这样过惯了好日子的贵人,心血来潮想要靠削减待遇延寿十年,可是穷日子哪里是那么容易过的。没有了公主的待遇,在长安城的文人墨客堆里便很难混下去。若非如此,她也不会贪图这十万缗钱的金珠宝贝而编造这样的弥天大谎。

    不过说起来收人钱了就该认真办事,这一点李持盈做得还是不错的。不像杨国忠那厮,同样是收了十万缗钱的金珠宝贝,却极不地道,开始还知道说几句好话,一旦影响到他的相权之后立马就跟疯狗一般乱咬。

    “将军,其实玉真观想要进去并不容易。我这次能把礼物送到玉真公主面前,还是靠了我的族兄。”李绾笑着道。

    马璘脸色微微一变:“你不要告诉我,那十万缗钱送给玉真公主之时,你那族兄也在场!”

    “绝无此事!这样的大事,我岂能不知轻重?族兄只是把我领去,送礼之时只有我和玉真公主在场。”

    马璘松了口气。

    这样的隐秘之事若是被李太白给写到诗里传扬出去,可就遗臭万年了。

    “你那族兄和玉真公主之间的瓜葛,我也有所耳闻。现在看来,倒是真的了。”马璘微笑道。

    李绾笑着点头:“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长安城内知道的人多了去了。天子不待见我这族兄,便是因为这件事情。不过这次若非是因为我这族兄,我也进不了玉真观的门。说起来,我这族兄也算是于将军有些功劳了。”

    马璘点头,心道你这族兄招惹人家妹妹不说,还乱写诗到处宣扬,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和人家妹妹有一腿,这般败坏人家妹妹的名声,李隆基这个做哥哥的知道了能待见你这族兄才是怪事。

    不过根据历史的记载,李白这两年似乎并不在长安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李绾的话很快就解开了马璘心里的疑惑:“将军,我自小和我这族兄关系极好,这年余我因跟随将军,得以这般富贵,便修书给我这族兄,如今他在长安和我比邻而居。将军,我族兄半生漂泊,只恨怀才不遇,如今知道我入了将军幕府,多次求我引荐。我没得将军允许,便不敢应承他。如今将军就在长安,不知能不能给我族兄一个见面的机会。这是他写的一首新作,托我带给将军。”

    马璘接过李绾递过来的澄心堂纸,看着纸上李白大大亲笔的大字。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大名鼎鼎的《塞下曲》,终究还是出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