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朕全允了!-《边唐》
第(2/3)页
这封奏章的内容他在安西时和封常清斟酌过多次,把河中的现状和移民的具体计划全部包括在内。由于移民的对象是天下十道有军功的士卒和失去土地的关中百姓,所以得到天子的支持是首要的。
贾至拿过奏章朗声念着,朝臣们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奏章里的内容在这些当朝重臣们听来,不啻是惊雷一般,震荡着每个人的心神。
敢情马璘这厮已经把大军开入河中,正在河中开设军镇!
从高宗朝开始,乌浒水以东葱山以西已经是纳入了大唐版图之内,不过基本上是名义上的,大唐铁骑从未长期在河中之地驻扎。在河中之地开设军镇,这可又是一桩天大的功劳!
封常清亲笔的这封奏章极具煽动性,中书舍人贾至念得极为投入,不少还有着些许热血的朝臣被奏章里描述的前景感染,一个个变得极为激动。
贾至宣读完毕,勤政楼上的气氛已经变得颇为热切。李隆基哈哈大笑道:“马卿,朕全准了!边军健儿浴血苦战立下功勋,成为勋官却无法申领勋田,说起来是朕对不住他们。河中之地果如马卿所言那般富庶,可容天下十道有功健儿申领勋田,马卿便是替朕解决了一大难题。关内道地狭人稠,均田之令已经无法实施,若能有部分百姓移居河中,不仅可以助大军守土,亦能缓解关内道丁口过多之弊。贾卿,你这就草拟制书发往各地边军和关内道各郡县,就按照马卿奏章里所言就是。”
马璘心中大喜,没想到事情解决得这般轻易。天子对于自己的信任,几乎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
勤政楼上一片欢腾,多少朝臣皆是显得极为振奋。也有些许朝臣对于移民河中心存疑虑,可是天子已经表明了态度,又有杨国忠一党的例子在前,当下也没人敢表态反对,一个个只是高呼天子圣明。
制书很快草拟完毕,连同之前封赏马璘的制书一并带下了勤政楼发了出去,竟然是丝毫不带停留。看到这一幕,马璘也明白这位天子开疆拓土的愿望是如何的热切。
这样的一个天子,正是他所需要的。虽然不信鬼神,这一刻马璘却也在心里祈祷李隆基能多活几年,好让他有时间做完想做的事情。
……
封赏完毕,便是赐宴了。马璘心中极为高兴,虽然是在天子面前,这一顿饭却也吃得极为痛快。其他的朝臣都是选择性的吃一点儿,李隆基自己也没有吃多少,一直笑着看马璘大快朵颐。
等到吃完了饭,对于安西军其他健儿的封赏也已经决定好了,贾至把名单拿过来让马璘看了,马璘看了一下也极为满意。
御史大夫封常清以劳苦功高,功劳为第一等,被天子封为交河郡侯。都虞候段秀实被封为通川县伯,杜环由蓝田县子晋升为蓝田县伯,高昌县子李正德晋升高昌县伯,岑参也得了个蒲类县子的封爵。除了这几位心腹,战将之中田名远马勇马强等十几人也都成了县子,初步步入了贵族的行列。
虽然是以县子为主,然而都是实封,这样大规模的封爵,绝对是开元以来第一次。这同样说明了李隆基对于击败吐蕃这一桩功劳的看重,和对于马璘的绝对信任。
这样的封爵结果一出,朝臣们顿时又是一片哗然。
爵位不比官职,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有资格坐在这里的都是朝中重臣,一个个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没有爵位的。
李隆基看着众人震惊的神色,嘴角现出一丝笑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要这些蝇营狗苟之辈知道功名是要马上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