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莫名的信任-《边唐》


    第(2/3)页

    “马璘!你这奸贼!你不求陛下收回成命,可见是狼子野心!”一位老臣转过头来瞪着马璘,额头上已经磕得青红一片,目眦欲裂大声喝道。

    这个帽子扣上来,马璘立马就火了。他娘的,老子在边境出兵放马毫无私心,刚刚为大唐立下大功,允许老子自行决定和战的是李隆基,凭什么给老子安上奸贼的称号?这顶帽子是好戴的么?

    他这是第一次面圣,也不知道这个老家伙到底是谁,昂首道:“吾之所愿,乃是为我大唐开疆拓土,以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土地!陛下信任我委我以重任,我只知道以这腔子热血回报陛下,必将不负陛下所托!我自认问心无愧,至于你们如何想我管不着,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万民足矣!”

    李隆基听了连连点头,满腔怒火登时消了大半。

    还抱在柱子上的李宓大声叫道:“这般蒙蔽圣上,你还说你不是奸贼!什么以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土地,如今天下承平万国来朝,合该偃武修文将养民力,岂能再开战端!你一心只为自己求取功劳,置汉家儿郎生死于不顾,你已身为郡王,兼又拜相位极人臣,你还要功劳来做什么?你还想升到什么位置?你说!你说!”

    当真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马璘登时也是怒了,看着李宓冷冷道:“阁下何人?我和阁下有何仇怨,竟要这般诬陷于我,一定要置我于死地么?”

    李宓冷笑道:“我乃侍御史李宓是也!我和你并无仇怨,所言不过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你不肯求陛下收回成命,分明就是心怀不轨,就是奸贼!”

    马璘点了点头。

    原来这位就是杨国忠的党羽,就是那位明年被杨国忠派去剑南征讨南诏,然后兵败投了洱海的家伙。

    这么说来,他这般发难也是替他的主子出头,而不是真的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了。

    “偃武修文,说得轻巧!”知道这厮是杨国忠一党,马璘便不准备给他面子,看着李宓冷冷一笑,“不知你说的偃武修文,能不能让吐蕃赞普自己把人头送到长安来。不知道你说的偃武修文,能不能让阁罗凤下跪求饶!天子圣明,奈何有你这种小人掣肘!我为国之大将,就是要以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土地,此乃为将者本分。今日我无端被你诬陷,天子自会给我一个公道!”

    “奸贼休要逞口舌之利!”

    李宓冷笑一声还要说话,李隆基猛然一拍椅背:“够了!李宓,朕知道你和杨钊亲厚,想要为杨钊出头,可马卿刚位国家立下大功,岂容你等诋毁!令他在西边便宜行事的是朕,为何要让他代人受过!”

    这样的话已经是不留一点余地,李宓脸色瞬间惨白,大声道:“陛下明鉴!微臣是为了国家,跟杨公可没有关系。”

    “算了吧!”李隆基冷哼一声摆了摆手,“朕是老了,可没有糊涂,忠奸真伪还能看得清楚。杨钊为相,你们和他亲厚些没什么,可做事不要太过分,否则朕便容不得你们。”

    话说到这个地步已是极致,李宓惨笑一声松开了柱子,被两个中官拖着下了勤政楼。其余几位跪下求天子收回成命的大臣也是连连叩首,求天子饶恕自己罪过。

    马璘见这些家伙这个样子,立马就明白了这是杨国忠的党羽。敢情这些家伙不是为了大唐社稷,而纯粹是为杨国忠出头。刚才还在心里称赞这都是社稷之臣,现在马璘对于这些家伙却是极为不齿。

    李隆基长出了一口气,摆了摆手示意几人起来,继续道:“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土地,贾卿,这句话你也记下来。马卿父祖皆是朝廷重臣,可谓忠良之后,安禄山、哥舒翰朕都能放胆任用,岂能怀疑马卿!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谁要再多嘴,朕便将他赶下楼去!”

    马璘叩首谢恩,见楼上群臣在无人出一言反对,心中不由得叹息一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