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移民(中)-《边唐》
第(2/3)页
庄户们这时都已围了上来,一位粗通文墨的汉子看了一遍,连声道:“老伯,大喜,大喜呀!足足三十顷良田,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什么三十顷良田?王三,你给老汉说一说是怎么回事。”庞老汉连忙问道。
“老伯,你是上柱国,合该有三十顷勋田。这军令上说了,如今我大唐已经占据了河中之地,那里的地肥得流油,却没有人耕种。你这三十顷的勋田,可以去河中那边申领。申领之后不许抛荒,必须要去耕种,若是不去耕种,可以卖给都护府,每亩作价五十文。”叫王三的汉子口齿伶俐,三言两语便把军令的内容解释了一遍。
“三十顷勋田!”庞老汉听完,喜得胡子都飘起来了,“那可是足足三千亩啊。老汉都快入土的人了,可没想到勋田还能有兑现的一天!”
“王三,勋田我也有几百亩,都护大人这军令中,有没有说我这样的能不能申领?”一位健壮的汉子在旁边问道。
“能啊。都护大人这军令中写得明白,反是勋官皆可去河中申领勋田,而且都是足额申领,一丝一毫不打折扣。我自己也有几百亩勋田,这次我也能赚上一笔了。”王三眉花眼笑地道。
庄户们轰的一下围了上来,家家户户都有老卒,能活到退役的哪个没有军功在身,按唐律都有不少勋田。如今听得这样的好事,自然一个个极为高兴。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在旁边道:“爷爷,王三叔刚才说的可是去河中领取勋田。河中那么远,咱们领了田怎么去耕种?不是说一亩勋田可以换取五十文钱么?咱家这三千亩勋田我算了一下,能换一百五十缗钱呢!不如咱们不要这勋田,换上一百五十缗开元通宝,也能花上好一段时间……”
少年还未说完,脑袋上已经重重挨了一巴掌,吓得不敢说话。庞老汉怒气冲冲地骂道:“败家东西!一百五十缗钱能花得了几时?良田三千亩足以传家!再说这等话,小心你的狗腿!”
那骑士笑道:“上柱国大人说得是,三千亩良田,放在关中那也是大户了。我等来前都护大人特别交待过,河中之地虽极肥沃,却也略有差别,若是上柱国大人愿意去耕种,自然是可以优先选择地块。前往河中,沿途有咱们大军护送,都是自家子弟,最是稳妥不过。眼下已经是八月,现在过去明年开春便可耕种,若是再过两个月葱山落了雪,老人家想要过去就要等明年了。各位都有军功在身,都可以考虑一下,有意前往者,便去疏勒城镇守使衙门报个名,想要换取钱财者,也可现在就去镇守使衙门领取。若是想多考虑考虑也行,只要不去换钱,明年去也是一样可以。”
庞老汉笑道:“都护大人考虑的周到,不过老汉没什么好想的,你们回去禀报都护大人,就说老汉我第一个愿去!十几岁老汉跟王孝杰将军来这安西,辛辛苦苦一辈子了,家里也没什么产业。都护大人体恤老汉,老汉岂能不知好歹?刚好手里还有些钱帛,这次便一并带过去,人手不够就用些胡人,三千亩良田啊,足够受用几代人了。以后我庞家就在河中开枝散叶了,既然是咱大唐之土,住哪里还不一样!”
“上柱国大人说得是,大唐之土,住哪里都是一样的。都护大人说了,要用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土地,开疆拓土是军中子弟们的差事,没有父老驻守,再多的土地也都会被胡人慢慢抢回去。若是咱们汉人都如上柱国大人这般,将军大人说了,他敢领着安西健儿打到天边!”那骑士满脸堆笑,大声说道。
“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土地,这话好,这话好!”王三连声道,“我那几百亩勋田也要申领了,这边留下一个小子看着家,其余的都跟老子到河中去!都护大人打下疆土,我们就要牢牢守住了!”
一众庄户大都是军中老卒,听得个个热血上涌,七嘴八舌的插言着,都是要去河中耕种自家的勋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