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元戎-《边唐》


    第(2/3)页

    马璘仔细的看着之上的图案,轻声道:“‘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驽十矢俱发。’,昔年诸葛武侯之神器,正监居然也能造得出来,果然是胸中有大才。既有此物,为何将作监没有大量制造?”

    李岫道:“元戎虽厉害,无奈重量太重,这是我改进很多次的结果,估计造出来也要二十余斤重。这样的重量,有几个士卒能够使用?是以我并没有献出此图,而是想要继续改进,直到重量降到十斤以下再说。今日见到这种软钢,只要用这种软钢来代替硬木,元戎弩的重量将能降到五斤以下甚至更轻!到了那时,将军适才给我的这种弩恐怕就没有多大用处了。若非是因为看到这种软钢,我也不会拿这图给将军看。”

    马璘听了,眼中也不由得露出光芒。

    元戎弩一次可以装填十根弩箭,若真能大规模的制造出来,安西军远程武器的威力又是要提升到一个极强的层次。

    “正监若能造出此物,不知道能少死多少汉家儿郎!如能重量降低到五斤以下,造价大概多少?”

    李岫指了指桌上的那把骑弩,笑道:“用钢以此弩重量的两倍计,造价应该是两百缗钱左右。”

    “若是提供给正监足够的软钢,不知何时能够制造成功?”马璘继续问道。

    李岫呵呵一笑:“将军大人这也太着急了,元戎构造复杂,如今要用软钢替代大部分硬木构件,尺寸需要细细斟酌,既要保证威力,又要降低重量。一旦制成,便要记录下来,以后每一把都要以同样的尺寸制造。仓促造出来有害无益,按照我的估计,应该是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么?”马璘点了点头。

    两个月的时间,那也就是十二月了,距离哥舒翰进军河源还有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安西新军在跨越桑株达坂进军羌塘之前,可以装备一部分这样的利器。

    这对于安西新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毕竟汉家儿郎不是羌塘吐蕃人,上了高原之后力气就要大打折扣,有了这种好东西,无疑会很大程度上减少新军健儿的伤亡。

    “两月时间,正监若真能造出合用的元戎弩,以后正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马璘都会站在正监这边。”马璘直视着李岫,目光灼灼地道。

    李岫目光一闪,淡笑道:“便是天大的干系,将军亦能为我承担么?”

    马璘用力点了点头,道:“天大的干系,某也为你承担!不管长安城里风雨如何,只要我马璘还在安西,这安西之地对正监一家而言便是一片净土。”

    话说到这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岫轻轻一笑,点了点头道:“将军不愧是游侠儿出身,果然是有担当之人。李岫这次来安西看来是来对了,呵呵!”

    说完李岫向着马璘拱了拱手,拿起那把骑弩和一匣弩箭便大步走了出去。

    马璘抽了抽嘴角,心道连这个家伙都知道自己是游侠儿出身,长安城内还有人不知道这个身份么?

    原来的关中汉子马璘少年时浪荡长安市上,白刃杀人乃常有之事,手上很是有几条命案。这个正是马璘最为忌讳的事情,当初封常清便曾因此时要挟他,没想到如今又被这李岫提起。杀人在大唐乃是重罪,这段黑历史还真是个**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