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李岫-《边唐》


    第(2/3)页

    堂堂晋国公李林甫的儿子,竟然要去安西那等地方?

    斟酌了许久,杜环才开口道:“边军困苦,不比长安。那等地方,实在不是少监这样的贵人能呆的。少监能帮着我家将军找几个合用的人手,我们就感激不尽了,哪敢劳烦少监亲自前往。”

    李岫呵呵一笑:“扶风侯父祖亦是显宦,不也去了边郡建功立业!我李岫也是七尺昂藏男儿,如何去不得安西!我自幼文不成武不就,却在器械之道上下过功夫。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也不全是靠着家父的荫庇。县子不用担心,我去安西绝不会掣肘,而是实实在在想做些事情。领军打仗不成,在安西掌管个将作营还是可以胜任的。”

    杜环咧了咧嘴,马璘交待他时,可也没预料到会出现这种局面。

    “此事就这么定了!”李岫显得兴致勃勃,大声道,“我所擅长的,便是制作强弓硬弩,到了安西也能对扶风侯有助益。今日回去我便会禀明父亲,让他明日求天子准许此事。想要在安西另立一个将作监,制作八牛弩这等大型军械,要得到天子的允许,非家父办不到。待到天子准了此事,我便带家眷一同随你前往安西,定要随扶风侯一起做一番大事业!我父之宏愿,我会看着扶风侯一一实现!”

    见李岫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杜环不知道说什么好。看这家伙的样子,似乎真是一位擅长弓弩制作的良匠,这样的人才,正是安西军现在所需要的。

    “县子回去等信儿吧!明日这件事就会有所计较。”李岫显然根本不打算争取杜环的意见,便是直接做了决定,“明日旨意下来,我便会抽调良匠,带家眷和你一起返回安西。京城里的将作监实在没什么意思,到了安西我才能好好展示手段。”

    见李岫这么笃定能有圣旨下来,杜环还有什么可说的,只好道:“既如此,我就静候大人的佳音了。只是我家将军想要在安西自制军械的事情,还望不要向天子提起。”

    李岫笑着点头:“那是自然。父亲只会和天子说我想要到边军建功立业,欲在安西设一制作军械之所,求天子恩准罢了。至于别的事情,断然是不会说的,总不能让扶风侯为难。”

    杜环也是果断之人,知道这件事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也是点了点头。

    心道本来是找两个匠人的,结果却把这个家伙招惹到了安西,不好好的呆在长安享你的福,真是吃饱了撑的。晋国公李林甫的儿子啊,当朝宰相之子,真要是到了安西,万一掣肘起来可是比边令诚还麻烦。

    不过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是福是祸,只能以后再看了。

    杜环起身告辞,李岫也不远送。见到杜环的身影消失,李岫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背负双手轻轻叹了口气。

    “在内而亡,在外而安……提心吊胆了这么多年,终于还是要离开长安了啊!”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