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骑兵遭遇战-《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2/3)页

    这个,还真的要怪夏侯惇乱了心神,这一撤也撤得太过彻底了。还有就是,他对于自己的在曹军的掌控力及威望也太过于高估了。他真的没有想到,作为北路军的大将军,统帅的命令,下面各个关隘的曹军守将居然会有所怀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按他的命令撤军。

    这个,也是夏侯惇连夜撤回到陈留城后,让下面的曹军先据陈留城布防,他自己心灰意冷的准备赶回许都向曹操复命,说明他撤军的状况之时,夏侯惇才猛然的惊醒过来,醒悟到自己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自己如此贸然的全线撤离邙山,就有可能让整个北路曹军的防线陷入一个全面溃败的漩涡当中。

    可是,事以至此,他已经没有能力再力挽狂澜了。他唯有赶紧将他所遭遇到新汉军向他所攻击的状况,通过书面的形式书写了下来,再命人急抄录多份,先送了一份前往许都给曹操,再急送往北路防线的各个关隘的曹军守将的手中。他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解释,能够让北路各线的关隘曹军守将能够理解自己为何要撤军,为何也要让他们撤军。

    新汉军现在所拥有的那种不知名的能够产生巨大爆炸,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已经不再是他们曹军可以凭他们的血肉之躯去抵抗得了的。所以,他再次要求,全军先退回陈留、中牟、长社一带,待他向曹操主公说明情况的严重性,向曹操询问应对的方案之后,再作下一步的命令。

    这个时候,夏侯惇真的非常非常重视这一件事。他觉得,有必要亲自去向曹操说明白这事,看看可否有应对的方法,否则……夏侯惇真的不敢再想像下去。

    他现在。已经有着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对于许都朝廷将来的命运,感到非常的悲观。

    送出了书信之后,夏侯惇因为责任感的问题,他并没有马上就去向曹操亲自作报告。要说的。在书信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想要弥补一下自己的过失。

    夏侯惇马上抽调没有亲眼见识到新汉军那秘密武器威力的曹军,并只是抽调出其中的骑军出来。如此凑够了十万的骑军,率此支骑军,前往迎击追击而来的新汉军骑军。他希望,可以牵制一下新汉军,为北路军的另外的曹军争取到一点撤退的时机。

    一直到现在,在夏侯惇的心里,他已经深深的认为。自己的曹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据关隘死守的意义。不管自己的关隘有多险峻雄奇又如何?布置得如何精妙又如何?人家从天上飞来,再扔下一些让他们人力无可抵抗的事物,那么谁能敌?

    冷静了一些的夏侯惇,倒是对于跟新汉军正面交手还有点信心,所以,他才敢临时又率军迎击新汉军的骑军。

    另外,虽然情况很不利,夏侯惇对于新汉军的那种杀伤力巨大的秘密新武器感到有点绝望。但是,能亲眼看到的曹兵其实也不算是太多。就似只是在邙肠关所看到的那些曹兵罢了。所以,这数万的曹军,可能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意士气,但是。不在邙肠关镇守的,以及留在陈留的曹兵,他们并没有亲眼看到,所以,并不知道新汉军的那新式武器的威力。也正是如此,这些曹军骑兵。才敢追随夏侯惇出战。

    时间还没有到正午时分,从陈留再次返回北面邙山方向的夏侯惇率的十万骑军,于一事带原野上与率军攻来的颜良所率的骑军相遇。

    颜良所率的骑军,与曹军的兵力其实相差不大。当中,除了颜良本部军马当中的一些骑兵,外加上刘易派给颜良的一军骑军之外,便是另外两军异族人的骑军。是刘易特意着兰陵部族的一些骑军参战的。两军,一军是西凉异族铁骑,一军是迁徙进并州的异族铁骑。如此,颜良所率的骑军,兵力约是九万左右。准备的兵力,可能仅比夏侯惇所率的骑军少了一点。

    这是一场骑兵的战争,也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新汉军的骑军与曹军的骑军的一次正面的,堂堂正正的交锋。

    两军碰上之时,夏侯惇看到自己这支骑军的战意士气可用,似乎并没有受到自己从邙山撤回陈留的影响。毕竟,夏侯惇也并没有就向陈留的曹军说明新汉军的那新式武器的可怕之处。现在,许多的曹军,虽然隐隐的感到自己军似乎不妙,但并没有想到让夏侯惇撤军的真正原因。所以,这些曹军的骑军,虽然有些不解,但是,原本的战意士气,并没有下降多少。

    夏侯惇知道这或许是自己唯一可以弥补自己轻率全线撤军的机会。所以,他强自振奋精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