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名义的重要性-《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2/3)页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打仗打的都是钱粮,没钱没粮的话,纵使是天兵天将怕都难以打得胜仗。
其实,对于新汉朝的钱粮问题,刘易的心中也有数的。新汉朝发展到了现在,就看民间的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现在的新汉朝,所治下的百姓,他们早已经不再是以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了,他们在新汉朝官府的引导之下,也在他们自身的努力之下,他们每一家每一户,基本上都能做到年年有余粮,并且还有一些副业的收入,使得新汉朝的百姓,不再是贫穷得没有一个子儿的时候了。他们的手头上有了余钱,就多少都会尽可能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比如说,买盐买油,这些都是日常必须的,肥皂、香皂,牙刷牙膏,布匹丝绸,哪怕买一块镜子,买些纸笔让家里的大人小孩练字等等,这些全都要花钱,而百姓富裕了起来之后,自然就不会缺了这些日常必须品。百姓有钱,那么就能盘活整个经济市场。
有钱便有追求,有追求,就有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而这些物资,基本上都是新汉朝生产制造出来的,所有这些商品售买出去所得,除去一些中间贩买的商人所赚去的那一部份之外,基本上都是归新汉朝的收入。由此可想而知,一个活跃的市场,能够为朝廷带来多少的收入?这个都还没有算是商业税方面的收入了呢。
具体有多少钱财,刘易都不想让贾诩说出来,免得让众臣眼红还有让天下百姓眼红。
当然了,贾诩所说的,其实也并不是现在新汉朝所有的钱粮都是花在新汉军身上的,并非都是新汉军作战的用度,这当中,包括了新汉朝朝廷,以及下面各州府州郡的官府的官员及所有工作人员、官兵等等的钱粮用度,他们的俸禄等等。都是从这方面划出去的。实际上,真正能够用于新汉军的并没有这么多。
“好了,钱粮方面的就这样吧,大家心里有数便行。其实。到时候具体如何,还得要看情况而定。毕竟,每夺取一处地方,都得要安稳地方,到时候。如果是那些贫困地区的百姓,朝廷还得要调拨救济粮。现在,大家各抒己见,开始商议如何平定中原吧。”刘易不想让贾诩说太多财政方面的事了,毕竟现在财政与别的部门完全分开,别的部门的人,是不能够知道财政方面的帐务的。
“且慢!”荀文若这个时候出列来道:“主公,臣还有一个疑问,在没有解决之前,还不能商议出兵的事。”
“哦?何事?”刘易倒没有想过还有什么的事儿没有解决。是真的有点疑惑的问。
“请问主公,我们新汉军出兵收复大汉,是师有有名的,打异族,那自然是不用说,他们来侵犯我们大汉,我们自然能够不用什么的名义,可直接对他们用兵,甚至将他们灭了。可是,对于大汉境内的诸侯。那就得要师出有名了,当然,讨伐一般的诸侯,如袁绍、公孙度、荆州刘表、汉中张鲁、益州刘璋等等。都能够以王者之师声讨他们,毕竟他们都尽皆是汉臣,不听从我们朝廷的号召,就可以视之为贼,可公然出兵攻伐他们。现在,问题是曹操可不同。他可是掌控着献帝,而他本人,面对献帝也是自称为臣,在名义上,他并没有偕越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攻击曹操,在名义上就等于是攻伐与我们新汉朝有着同等地位的朝廷。我们要用何种的名目来出兵呢?”
“哦?文若你说的是这个啊?呵呵,是文若你多虑了吧?谁都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但却不可有二君,只要两个朝廷归一,才算是真正的完整,天下一统。并且,现在大汉天下,所有的百姓,谁不知道曹操现在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我们就打着声讨曹操逆贼的名号出兵便可,别的,不用多想。”刘易的心里,其实并不太在意这个问题,反正,最后的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灭了曹操,以后要如何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
“主公如此想那就错了。”荀彧摇头道:“如果曹操当真的如当年的董卓那么残暴,弄得天下民不聊生,那么主公不管如何,只须要灭了曹操便可,到时候天下百姓人人都拍手称快,赞颂主公的功德。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