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夺取郿坞 中-《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3/3)页
颜良就记得,刘易也多次跟他们说过,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敌军敌人的心理因素,就能够把握到一场战争的胜利转折点。这个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颜良其实也不太明白。
但颜良学识写字之后,看过了不少书,他在洛阳为城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中,没事的时候,他也入读了西山军校的文科班,正好,他学了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他学到了什么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其中,是卢植给他们上的军事课,卢植说到,这个上兵伐谋之计,其实也算是心理计谋当中的一种。利用种种有利的条件,打击敌人的士气,让他们最终不敢再跟自己交战,不用战,便投降自己,把城池献给自己。而使用屈人之谋略,也得要看对象,看时机。
如果知道敌人,对自己早有畏惧之心,又或没有什么的敌意、战意,这样的敌人,其实是可以争取、瓦解、拉拢的。
尽管许多东西,颜良他真的不是太过理解,可是,他观察到胡车儿,他虽然与自己新汉军为敌,不愿投降,但是却对自己的新汉军似没有太多的战意,有许多时候,他明明可以偷袭新汉军的一些将士,但是他都没有出手。
颜良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在一次追击胡车儿到了荒郊之后,颜良试着与胡车儿谈谈。特别是颜良记起他自己与文丑就是被刘易的一壶美酒给收卖了的事,所以,他干脆在没人的地方,拿出随身准备好的一壶美酒,邀请胡车儿先罢战来一起喝酒。
胡车儿果然罢战,与颜良一人在地下一人在树上互扔着酒壶你一口我一口的喝起来。胡车儿也非常机警,他知道近战不是颜良的敌手,不会当真的与颜很促膝谈心,保持一段距离是必须的。
而颜良,通过与胡车儿的谈话才知道,原本胡车儿对新汉军果然没有什么太深的敌意,甚至可以说,他对新汉军还是挺有好感的,还说,他特别喜欢新汉军中的那种人人如兄弟的气氛,也喜欢新汉军的将士的爽直大气。他愿意交这样的朋友。
还有,让颜良感到意外的是,胡车儿居然能说出新汉军中的一些军士的名字,并还说跟他们有点交情。
颜良因此而借机想劝降他,只可惜,胡车儿死顽固的认为,张济有恩于他,他不能背叛了张济。
正是如此,才有了颜良不同意华雄想强攻郿坞的建议,才会有华雄挑战颜良的事。当然,另外还有强攻郿坞城墙,极有可能给新汉军带来太大的伤亡的原因,颜良才会反对强攻郿坞。
华雄是新投新汉军的将领,对于新汉军的事知道不多,不知道刘易最反对的就是不计自身军士伤亡,明知道伤亡会很大还要去打那样的仗。刘易与他们一起的时候,也多次非常认真慎重的说过,如果非是有一定的必要,在没有选择之下,才可以打消耗战。否则,谁也不能率军打一场没有太大意议的消耗,比如攻城,如果没有一定的必要强攻城池的,却强攻打了下来,但是,自身伤亡过大,这样的统将,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就算是有必要打的,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在不用打就可以拿下来的情况之下,不能打。或者有更好的办法,也不要打,要用更加好的办法,却夺得城池。
那么,何谓必打一定要打呢?刘易以前还给颜良他们举过一些例子。
比如,于大局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要塞、城镇,这些地方,就属于必打一定要打的。但是如何打,必须要在没有别的办法夺取之后,才可以采取极端的战争方式,强行攻打,用最原始的方式,不计消耗的去夺取。但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万不能打这样的消耗战的。
又有,如自己军主力,万一被敌军所困,要打通一条突围之路时,那时候,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他们才可以利用人海战术,强行突围。
郿坞倒是一个必打之城,但是颜良也知道,打郿坞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城内的粮食。如果用军士的性命去换取城内的粮食的话,那肯定是划不来的。华雄不知道新汉军的情况,但颜良知道啊,如果强行攻打的话,他与华雄所带来的三、四万新汉军,极有可能会损失一大半,这样的损失,颜良承受不起,刘易也肯定会问责于他。
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之下,逼得颜良就要动脑子来打仗。
颜良命人送信报去给刘易,说明了郿坞的情况及胡车儿对新汉军的态度。所以,刘易当初才派了与胡车儿相识的黑虎及毕氏辉到郿坞。
只可惜毕氏辉也不是胡车儿的对手,后又被刘易调走了。
现在,有了周仓来,颜良的心神大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