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定秦曲》


    第(3/3)页

    丰臣军方面,本丸由秀赖指挥,兵力三千,二丸方面有浅井长房以及三浦义世各3ooo。三丸方面由秀赖的亲卫队,大野治长的部下为主。城南有长宗我部盛亲5ooo、大野治长5ooo,在南丸以外的真田丸,真田信繁率领5ooo兵力。西丸方面有名岛忠纯13oo,毛利胜永5ooo以及后藤基次3ooo。

    大坂城的南方的外堀就是平原,并没有河川阻隔,弱点就在南方,当时真田信繁在南方筑起了出丸竣置了一个弦形堀及三层栏栅,中央加设水堀。12月3日丰臣军将领后藤基次向本丸汇报德川军开始迫近大坂城,丰臣军开始进入作战状态。

    12月4日,前田军先锋向真田堀前进,期间没有受到攻击,但是当他们到了空堀后,受到了城内将兵猛烈攻击,同时间井伊直孝和松平忠直向真田丸进击,但是在真田信繁以及七手组猛烈攻击下,德川军遭到重创,在该天的中午,德川军全军撤退。战后,家康对向擅自进攻的将领作出训话。

    12月15日晚上丰臣军的塙直之、御宿政友率领数十人的部队,突袭蜂须贺至镇的阵所,蜂须贺军死亡人数达百多人,包括了部将中村重成,夜袭大将此名因此得来。但是此次夜袭对战局没有太大影响。

    但是在这个时候,因为丰臣军基本上丧失了大阪城外的大部分军事支点,大阪城几乎成为了一座被德川军围困的孤城,而在大阪冬之阵之后失去了大部分防御能力的大阪城,也为半年之后的大阪夏之阵以丰臣政权被消灭为结果的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

    和议成立后,家康从京都回到骏府,把秀忠调到伏见,另一方面命国友锻冶制造大炮以准备进行战争。

    1615年三月,大坂有动荡的消息被传到骏府,之前被填平的濠沟再度筑起,德川方便要求丰臣家解雇浪人,松仓胜重再度要求秀赖移离大坂,安排新的领土。

    家康四月时为了德川义直的婚事而上洛,诸大名受到命令做出阵的准备而集结在鸟羽伏见,由从江户西上的将军德川秀忠在二条城进行军议,在4月开始着手动员兵力,家康在4月4日离开骏府城,4月6日及7日动员大名准备出,今次动员兵力达15万多。

    川家排定进军大和口的第一部队是由水野胜成为大将,率领堀直寄、桑山直晴、本多利长、桑山一直、松仓重政、丹羽氏信、神保相茂、秋山右近、藤堂嘉以、山冈景以、多贺常长等部队的六千人,右先锋藤堂高虎、左先锋井伊直孝,配置于右翼守备第一部队为榊原康胜指挥小笠原秀政、丹羽长重、诹访忠澄、仙石忠政等部队,左翼守备由酒井家指挥松平忠良、松平信吉、松平成重、牧野忠成等部队;第二部队大将本多忠政,右翼守备由本多忠朝指挥,左翼由松平康长指挥;第三部队大将松平忠明,右翼为率领越前军的松平忠直,左翼为前田利常;第四部队为伊达政宗。本营由酒井忠世、土井利胜、本多正纯三重臣指挥;殿后部队由成濑正成和竹腰正信护卫的德川义直与由安藤直次和水野重仲护卫的德川赖宣担任。

    4月24日,幕府向丰臣军出最后通牒,要求移封及解催浪人,最后丰臣方面没有理会。

    大坂城已经成为裸城,兵力因之前解雇浪人的关系较冬之阵为少。丰臣军决定先制人,试图取得优势。先大野治房和后藤基次率队越过暗峠,在4月26日率2ooo兵攻击筒井正次的大和郡山城,丰臣军在附近的村庄放火,筒井军闻敌军来到,立即向伊势撤离其后筒井军的松仓重政与水野胜成会合,向大和郡山城反攻,丰臣军得知敌军来到立即撤退,但殿后的部队遭到松仓重政的部队攻击,丰臣军出现士兵阵亡。

    28日向自治港堺进行攻击,并放火烧村,与九鬼守隆交战,击退了九鬼军,此外还派遣另外的队伍向岸口田城攻击,城主小出吉英死守,两军在城外对峙,没有正式向敌人攻击。

    治房军在4月29日试图藉一揆势力的帮助攻击纪州,浅野长晟接报得知丰臣军以实际规模为3ooo的军队,试图攻下和歌山城后,立即进行军议,最终的决定是在樫井迎击敌军。丰臣军的先锋为塙直之、淡轮重政及冈部则纲,知有敌军却未等待主力便迳行交战,于是在樫井遭到伏击。

    伏击队的龟田高绳采诱敌之策,一边使用枪炮射击一边撤退,当退回樫井的街道后,与主力军合流,在街道进行白兵战,最终塙直之及淡轮重政战死,冈部则纲受伤,但是浅野军没有乘势追击,立即退回和歌山城,当大野治房来到樫井,只能看见战场上士兵的尸骸,最终丰臣军将直之的遗体火葬,然后回到大坂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