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定秦曲》


    第(2/3)页

    所以在空闲的时间,张嘉师逐渐回想一些细节,希望能够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但是时间过得很久远,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已经十多年,很多在穿越之前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了。

    只不过在一次偶然的巡察渭水的时候,张嘉师看到的是一艘小渔船上面挂着的网,他突然间想起了什么。

    没错,他想起的是他看到过一些建筑工人在沙子旁边,然后将一铲子沙子甩到一些用网格的铁网上。

    很有可能,这个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而想到了这个问题的张嘉师,下令兵造制作出几个孔洞相当小的铁条网,然后用来进行相应的试验。

    而在经过了几次的改进之后,张嘉师终于得到了对于他而言,可以说及格的混凝土。

    ……

    在后世的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出现的历史要比水泥要简短,这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候的建筑需求仅仅凭借水泥自身的粘合就能够满足:

    19oo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

    1879年,他开始制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仅几年后,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

    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尔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1887年德国工程师科伦先表了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英国人威尔森申请了钢筋混凝土板专利;美国人海厄特对混凝土横梁进行了实验。

    1895年——19oo年,法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

    1918年艾布拉姆表了著名的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理论。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2]、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o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

    。

    2o世纪初,有人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

    6o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

    而与张嘉师所得到的比较原始的混凝土比例而言,后世的混凝土制作的数据可以说相当详细:

    制备混凝土时,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1.水灰比的确定:

    高强混凝土水灰比的计算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的公式,应根据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提出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的关系式,然后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相对应的水灰比。

    当采用多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o.o2~o.o3。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