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军政府体系(上)-《定秦曲》


    第(3/3)页

    而在后世,军政府在c国主要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军阀割据情况下形成的。

    辛亥革命时湖北、湖南、云南、上海等地皆成立军政府。建于武昌,称湖北军政府,以都督为主官。分司令、军务、参谋、政事四部。既而又改军令、参谋、军务、内政、外交、理财、交通、司法、编辑、教育、实业等部。其他地区军政府的组织大体相同。

    1911年1o月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复。晚上成立谋略处。在谋略处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华民**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公布军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

    从纯粹的革命立场看,打着黎元洪招牌的湖北军政府无疑是一个改良的渐进的机构,这个政府虽然是对清政府宣布独立,但由于其主要负责人毕竟都是清廷旧人,其政策无疑具有相当改良性质。就在汉口军政分府成立的当天,湖北都督府向全国出通电,宣告武汉光复。

    大约为了遏制汉口军政分府的牵制,湖北都督府还致电黄兴、宋教仁,请他们来湖北共襄盛举;并同时致电正在海外的孙中山迅回国主持大计。湖北军政府俨然以中国政治的新中心自居。

    只是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很久。1911年1o月14日,革命党人谭人凤、居正从上海赶来了。而且他们在16日别出心裁地为黎元洪举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授权仪式,以此表明黎元洪权力来源合法性,湖北军政府的革命性越来越浓。及至黄兴抵达武昌,湖北军政府俨然变成了革命党的总部。

    湖北军政府既是中华民国第一个省级军政府,同时又代行中央军政府的职责,在近二个多月中实践上扮演了中华民**政府的角色。

    1918年7月5日,伍廷芳、唐继尧、6荣廷、岑春煊、林葆怀在广州就任军政府总裁,宣布中华民**政府组成。

    5月4日,非常时期国会在桂系、滇系军阀的操纵下,根据军政府组织法修正案,于2o日进行了总裁选举。选出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6荣廷、岑春煊、林葆怀7人为总裁。但得票最高的孙中山拒不就任,唐绍仪亦没有就职。

    6月5日,军政府政务会议推举岑春煊担任主席总裁。

    7月3日,岑春煊由上海抵广州,与滇、桂系大员商议重组广州军政府。7月5日,7位当选总裁的其中5人,表军政府成立文告。非常国会的部分议员相继致电孙中山,请其回粤就职。

    次年7月,改为总裁制。九年再建军政府。十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军政府时期结束。

    民国十六年至十七年张作霖在北京亦组织军政府。1927年6月16日张作霖在北京建立军政府,正式名称为中华民**政府。张作霖自任中华民国安国6海军大元帅,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总理潘复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国务总理。

    同时表了9个部的总长名单,并布了军政府的“组织令”,组成了“安**政府”。1927年6月2o日,内阁组成:潘复为总理、王荫泰为外交部总长、何丰林为军事部总长、沈瑞麟为内政部总长、阎泽溥为财政部总长、姚震为司法部总长、张景惠为实业部总长、刘尚清为农工部总长、刘哲为教育部总长、潘复兼任交通部总长。

    安**政府布命令,规定“大元帅统率中华民国6海军”,“行使统治权”,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遗留下来的宪法和国会消失得连一点影子也没有。

    ………………………………………分割线………………………………………………

    相对于人员较为充足,并且有着相应基础,充实的国力的秦国在横扫六国之后的地方治理上,张嘉师麾下的班子,在很多方面而言,无疑是算得上是力有不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