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定秦曲》


    第(2/3)页

    作战时Janissary被作为预备队,部署在yer1iku1u步兵(类似民兵和军户,更多象军户,战事征召,平时回乡,免赋税,还是象军户)之后,炮兵之前。yer1iku1u步兵撤退时,Janissary步兵便牵制敌人的重骑兵并将其引入己方炮兵的射程。炮击之后,火枪手也开始开火,此时惊恐之中的敌人多半会被土耳其的步兵消灭。

    苏丹本人的安全则由Janissary的专门部队负责。而禁卫军掌握的特权是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集团,后来就利用自己卫护王宫的职责开始干涉苏丹的废立,终于招致灭亡。

    近卫军的建立时期很早,可以追溯到奥斯曼土耳其开国皇帝奥斯曼之子乌尔汗时代,但是建立者却不是乌尔汗,而是他的兄弟,阿莱丁,阿莱丁后来成为奥斯曼的宰相,他的权势很大,奠定了奥斯曼帝国宰相一手遮天的开端。乌尔汗本来想将帝国分给他,这也是突厥人的传统,事实上8世纪的河中的突厥汗国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分封的削弱和王子们之间的征伐而导致毁灭的,这也是所有游牧民族国家的共同弱点,但是阿莱丁对此表示反对,他坚持乌尔汗为全国的统治者,而他自己则只要求一个村庄的赋税。

    乌尔汗因此对阿莱丁说:“兄弟,既然你不愿接受我给你的羊群和牛群,那么你至少应该成为我的臣民的牧羊人,你应该成为我的丞相。”避免了分封制的削弱,奥斯曼帝国才能够在长达4oo年的时间里持续对欧洲构成威胁,并且在1683年之后的日子里仍然苟延残喘了2oo年。和他同时期的蒙古各汗国、帖木尔的突厥帝国都在王子们不断的分割中削弱、解体,灰飞烟灭。

    对突厥这些游牧民族来说,一旦你的附庸力量足够强大那你的麻烦就来了,实际上我们看到突厥人的几次失败都是缘于内部部落间的内乱,其中附庸部落崛起替代宗主简直就是草原上不断的好戏。

    奥斯曼能够避免突厥封建主的分裂倾向阿莱丁军事改革可以说居功至伟,一支正规的、定期薪饷的常备军是土耳其制胜的法宝,我们知道同样的欧洲常备军是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在一个世纪以后建立的十五个常备团。

    在乌尔汗之前的突厥军队或者说游牧民族军队,采用的都是志愿兵或者说兵民合一的制度,战时适龄的男子都会跨上战马背负弓箭去作战,这也是后来奥斯曼后来的封建骑兵的前身,一旦战事结束军队就被解散,这种制度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聚集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奥斯曼后来最多拥有12万西帕希骑兵,但是也有很多缺点,一是装备不足,二是在战斗中的战斗力极不稳定,说到底就是乌合之众。

    而且还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大汗和苏丹们常常会现自己无兵可用,因为一旦部队解散再次征召的时间会很长,遇到突情况苏丹们常常束手无策,甚至被小规模的敌人直捣腹心,例如突厥的第一次败亡就是类似的情况,当时李靖以三千孤军深入直捣汗庭,突厥可汗来不及收拢自己分散的部队只能仓皇逃跑。后来复兴的******可汗也是在遭到乌古思的突袭时措手不及被俘虏的。

    另外这些封建骑兵面对新的敌人表现也差强人意,奥斯曼新的目标是巴尔干和君士坦丁堡,在巴尔干的山地和君堡的城墙面前,步兵的作用远远大于骑兵,尤其是当你的军队大部分都是一群乌合的时候,一支精锐的意志坚定的核心力量会大大提高未来胜利的可能性。

    为此,乌尔汗和阿莱丁商议建立一支时刻可以出击的军队,这支军队应该能够定期领到薪饷,而不是象以前的游牧兵那样靠抄掠为生。

    这就是土耳其的军户,安纳托利亚军团,士兵们都是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农民,他们为苏丹服兵役,苏丹免去他们的赋税,但是这支军队也存在一个问题,突厥阿拉伯式部族国家内部往往部族间甚至是家族间矛盾重重、各行其是,所以往往同族相残,所以很快各军团长官的傲慢让乌尔汗很烦恼。他需要一个控制这支军队的措施,为此他与阿莱丁商议建立耶尼切里近卫军。

    从异族中挑选卫兵或战士似乎是中近东突厥阿拉伯各部族的传统习惯,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一是对外战争中掠获了大量的奴隶,而突厥人出于游牧的传统以及封建制度的现实又不会把它们大量用于农牧业生产。

    在这一个情况下,只好把其中的一部分转换成士兵加强自己的军事机器。二是在部族间甚至是家族间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这些没有部族归属也没有家族势力的外族奴隶更可靠,使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所以乌尔汗从被占领的巴尔干地区的基督徒中选择了一千名男孩,次年又选了一千名,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编成了耶尼切亚近卫军。这个做法在奥斯曼帝国延续了数百年,一直到1648年穆拉德四世才停止。穆拉德的这个决定我们将看到是愚蠢和致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