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定秦曲》
第(2/3)页
当两军激战犹酣之际,阿拉特亚斯和沙弗拉克斯率领哥特骑兵的主力抵达正在进行战斗的河谷旁的高地。哥特骑兵以良好的机动性能对罗马军队的左翼动了袭击,整个罗马军队顿时乱作了一团。
哥特骑兵先是击溃了罗马军队左翼的罗马骑兵,然后又席卷了罗马军队左翼的步兵,把他们压向罗马军队的中央,步兵受到挤压即无法展开作战队形,也无法施展手中的兵器。菲列德根也下令打开车阵出击,罗马军队溃败。瓦伦斯待在后备队中,被哥特人击退,其本人身负重伤,被抬到一个农家的茅屋。
当晚,哥特人包围了茅屋并放了火,他们不知道烧死的竟是罗马帝国皇帝。罗马军队有过三分之二的士兵阵亡,哥特方面伤亡人数不详,但应该相当轻微。
在关于阿德里安堡之战的记载当中,从侧面佐证了哥特人并非如同阿兰人一样愚蠢,而是很有可能将占据了他们家园,迫使他们西迁的匈人装备,比如说马镫以及马鞍装备到自己的骑兵部队身上。
因为即使是哥特人骑兵击败了罗马骑兵部队,但是想要冲击罗马人成名已久的步兵战阵,若是没有马镫以及马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
在阿德里安堡之战之后,哥特人牢固控制了罗马帝国的色雷斯地区,为进一步扩张势力建立了基地。
随后登基的狄奥多西大帝对哥特人采取了游击战术:引诱哥特人出战,然后一只部队伏击,另一支部队扫荡敌后方的妇女儿童,此计导致哥特人与382年投降,被狄奥多西编为辅军。西哥特人内部的三位领袖去世已群龙无,曾经跟随狄奥多西大帝西征的、罗马化程度较深的阿拉里克被推举为脑。
395年迪奥多西死后,东帝国境内蛮族遭受政府排挤,阿拉里克只好率领辅军西去。
41o年间西哥特领阿拉里克率领的蛮族军队对昔日帝国的王都—罗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三次围攻,破城后在城内任意抢掠三天,大获而归。在此之后,西哥特人继续向西行进,最终建立起一个以西班牙和高卢南部为主体的王国。到了公元五世纪后期,法兰克的克洛维大帝把西哥德人从法国本土驱赶到比利牛斯山以外的西班牙地区。随着克洛维去世,法兰克王国内部也出现分裂,使西哥特王国政权得以维系。711年,新的威胁来自南方。摩尔人的军队从北非渡海而来,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最终征服了领土范围包括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王国。
与此同时,东哥特人的命运也在演绎着一段盛衰兴亡史。
他们在匈人的统治下生活了数十年,453年匈人帝国在阿提拉大帝去世后陷入内战,454年匈人帝国灭亡。东哥特人摆脱了匈人几十年的统治,建立了版图大概在罗马的潘诺尼亚行省的新王国。
新王国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一直有着纠缠不清的外交关系,曾经几度开战,又几度复于和平。
493年狄奥多里克称意大利王,在公元489年,东哥特人越过了阿尔卑斯山脉开始了对意大利的入侵,这就如同他们的兄弟在半个世纪前所做的一样。这项入侵行动乃受到东罗马皇帝芝诺的耸恿,他任命东哥特族领袖狄奥多里克为帝国官员去驱逐西部篡位的皇帝奥多亚塞。狄奥多里克围困拉文纳,久攻不克;遂和当时意大利半岛的统治者奥多亚克订约,共同治理意大利。
493年狄奥多里克在宴请奥多亚克时背信地杀死了他,收编其余部,在493年完全征服了意大利建立了东哥特王国,以拉文纳为都。其领土包括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普罗旺斯、伊利里亚、下日耳曼与老家潘诺尼亚。
然而,当东哥特人杰出的领袖-狄奥多里克(Theodoric)逝世后的不久,公元53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出兵意大利,并在554年彻底打败了东哥特王国,最终,拜占庭帝国恢复了古罗马帝国在西方的领土,东哥特王国灭亡。在公元六世纪的后期,当意大利被新来的蛮族伦巴底人入侵后,东哥德人就被消灭,幸免于难者崩散为小群体。
………………………………………………分割线…………………………………………
在公元453年之前,匈人在一个被历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的匈人王者所统率。
但是匈人在这之前就已经与罗马人爆过战争,但是很有可能这一次战斗时双方平手。
在这一次战争之后,公元418年,仅12岁的阿提拉,被作为议和条约中的人质之一送到罗马宫廷。同时,匈人亦获得埃提乌斯作为人质交换。
在罗马的时候,阿提拉在宫廷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亦从那里学习到罗马人的传统和习俗,还有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罗马人希望藉此使他能把罗马文化在回到匈人领地时传扬开去,以增加罗马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而匈人则希望透过人质交换,能使他们获取更多罗马内部的情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