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定秦曲》
第(3/3)页
后来,骑兵逐渐取代战车的地位,而后者变得越加笨重,四匹马拉的战车最后成了步兵的运载工具。
亚述的重骑兵是否是具装骑兵,并没有足够的资料说明,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种重骑兵的机动性应该不会太差,身披金属铠甲的可能性不算太大。
而真正展出具装骑兵的西方国家,是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重骑兵兴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重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
这种“双重功效骑兵”,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也可以在近距离起突击的骑兵。
在拜占庭重骑之后,只有17世纪的重装火枪骑兵具有这种功能(包括以后的胸甲骑兵)。
在553年的卡西林纳姆会战。此次会战的对手是法兰克人,基本都是步兵,装备头盔、椴木大盾、长剑、标枪和战斧,其中标枪和战斧都可以用于投掷。法兰克步兵有种战法是当标枪插在敌人盾牌上时,冲上去踩这枪柄把敌人的盾牌拽下来,再把敌人解决。
这些法兰克人都是些富于攻击性的老练战士。
拜占庭方面,有步兵、下马重骑、重骑兵和轻骑兵(主要是匈人)组成,指挥是纳尔塞斯。交战时,骑兵埋伏在两翼,正面为步兵集群,其中后几排为下马重骑。法兰克人先突破了前几排拜占庭步兵,但随着下马重骑加入战斗,法兰克人的进攻受阻。
可能是纳尔塞斯的战术安排:让法兰克人胶着于正面战场,为拜占庭重骑兵从两翼包围争取时间。当法兰克人现时他们已经被拜占庭重骑兵包围,但这些老练的步兵立即摆出密集防御阵形,准备抵抗拜占庭重骑兵的冲锋。
但是拜占庭重骑兵并没有起冲击,而是用弓箭狂射。本来,如果法兰克人疏散阵形,是可以减少被弓箭杀伤的,可他们害怕自己队伍一旦分散,拜占庭重骑兵就会提起长枪冲锋。结果在这样的犹豫中,法兰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最后败退。
这也可以说是重装骑兵在大规模战争当中挥出决定性作用的一战。
当时正如东方国家展重装骑兵所遇到的难题一致的是,西方的重骑兵数量同样不多。
在拜占庭帝国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才展出重装骑兵部队的代名词——骑士团。
骑士团出现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系西欧封建主为保卫他们在东方所侵占的领地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军事组织。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1o96-1o99年)结束后,十字军6续占领了地中海东岸最富庶的地区和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这一带建立起4个十字军国家,其所占领地尾相接从南到北竟有12oo公里长。
由于这一带地处沿海,地势平坦,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时刻有遭受进攻的可能,在******虎视眈眈的威胁之下,十字军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为巩固这些国家,亟需建立一支常备武装力量。
于是,罗马教皇又组织起几个僧侣骑士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医院骑士团(12世纪初)、圣殿骑士团(约1118年)和条顿骑士团(1198年)。其使命是镇压十字军国家中人民的反抗,与毗邻的******国家作战,保卫并扩大十字军领地。这三个骑士团不久便展为精锐的职业军,能够在任何地方与敌人交手。他们在欧洲大规模招兵买马,其实力日渐强大。
就表面上的形式和性质而论,骑士团是一种僧侣帮会,其宗教方面的约束类似于修道士。这些僧侣骑士绝大部分是西欧各国破落贵族出身的亡命徒,他们被按照修道会方式组织起来,为“保卫基督教“而奉献一生。
骑士团的成员不得娶妻生子,不得谋求财富,不可违背上级的旨意,决不可因迷恋世俗生活而动摇自己“献身基督教“的意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