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边疆烽烟(5)-《定秦曲》
第(2/3)页
若是阳周城的地形易于防守,那么对于阳周城的展,本身会带来一定的限制。
坚固的城邑的出现前提,虽然不一定是指这一座城邑相对的易攻难守,但是越是容易修筑成坚城的城邑,就必然是一个比较平坦的地形或者是水利达的区域。
而阳周城就是这一种筑城概念的代表之一。
匈奴人突破了长城的防御体系之后,下一步自然是将阳周城这个钉子拔除。
张嘉师并没有刻意的强化阳周城的防御力量甚至是过多的增加驻军人数,但是他在阳周城南面的一些山岭修筑了一些坞堡,这些坞堡的作用主要就是少量的驻守骑兵,一部分的步兵以及屯放一定数量的物资。
这些坞堡坐落在从阳周城前往北地郡城的通道,若是匈奴人想要直取北地郡郡城,眼下已经改名为林县的城邑,那么就必须要将这些坞堡拔除。若是匈奴人将这些坞堡视若无睹,那么等匈奴人大部分离开之后,驻守在坞堡的少量骑兵,就会对离开的匈奴人进行袭击。
也许一丁点的骑士的袭击对于匈奴人而言根本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张嘉师也不指望这些骑士本身就能够创造奇迹,他需要的是用这些坞堡来拖延匈奴人想咸阳郡腹地的进军时间而已。
而匈奴人若是攻下长城,而张嘉师麾下的大秦帝国中央军团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或者是因为一些意外而被拖延支援西北部作战区域,那么林县这个关键点,将会成为张嘉师集中力量应对这一股入侵的匈奴人的区域。
……
而第三条道路则是从上郡的西部沿着阴山南线进攻。
这一条道路为何会成为匈奴人的进攻路线,张嘉师只能说这是在云中以及九原两地的驻军都被匈奴人拖延或者是围困的情况下,匈奴人不太可能会放弃的进军路线。
再说冲这个地方起进攻,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可言,或者是说,张嘉师知道的历史当中,匈奴人就是从这个地方突破了长城的防御体系,然后攻入了萧关,杀死了驻守在萧关的壮侯张武在内的不少汉军官兵。
说实话,张嘉师在提出这个构想之后,包括李信在内的人都不太认同张嘉师的这个想法,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匈奴人若是真的起全面攻击,那么从阳周城或者是直接突破云中九原,然后沿着直道南下,才是匈奴人的选。
萧关虽然不如一些名闻天下的险要关隘,但是也算得上是大秦帝国眼下有数的易守难攻的关隘。匈奴人不太可能选择这一条有些迂回甚至是还得啃下萧关这一块硬骨头的险要之地。
张嘉师自己自然不会说出一个事情,那就是他是穿越者,知道一些你们不知道的历史的事实。
而在没有能够得到李信等人的全力支持下,张嘉师只能够说服李信等人,在萧关一带增加一千人的机动部队,并且修筑一个小型的营垒,跟萧关形成掎角之势进行防御支援。
这在某个意义上算得上是张嘉师对于李信等人的妥协,但是张嘉师不认为这么一个情况是张嘉师有失威严的事情,相反,这恰好说明了张嘉师从善如流的表现。
只不过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白起同样的不太认为匈奴人会选择萧关这个地方作为一个突破口。
白起的想法与李信差不多,但是白起因为有着张嘉师的记忆,他知道在匈奴人攻下萧关之后,因为汉文帝的方应迅,最终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他不认为冒顿不会看到这个地方并不是一个能够让匈奴人轻松集中大规模部队然后南下的地方,因为萧关同样处于秦帝国能够快调动部队之处,双方真的是在萧关进行长时间混战的话,那么匈奴人在这个地方很有可能会徒劳无功。
听到了白起的这个想法,张嘉师在思考一番之后,最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思路。
也许白起李信等人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张嘉师不认为这个地方真的一点增强防御效率的基础都没有。
若是张嘉师知道李信等人的想法,说不定会一口老血喷出去:
王上,我们还想从萧关抽调部分骑兵部队去其他地方支援,只不过你都这么说了,我们只好听从你的安排吧。
好吧,还真亏张嘉师不懂得读心术这么一回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