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定秦曲》


    第(3/3)页

    这种药剂或者用火熔化,在炽热的时候注入炮弹,或者用液体润滑脂把它做成浓密的物体,然后装入炮弹。燃炮弹的弹孔用软木塞或木塞堵住,装满了易燃剂的中心管通过这些塞子进入炮弹内部……燃烧弹主要是在进行炮击的时候使用,有时用来轰击舰船,虽然在后一种情况下,燃烧弹几乎完全被炽热的实心弹代替了,因为这种炽热的实心弹制造比较容易,能进行比较精确的射击,燃烧的作用也大得多。”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初六日靖逆将军奕山奏:“夷人炸炮落地,始行轰裂四击,毒火满地,即使牌可护身,不能前进。夷人闯至,徒手亦不能杀贼”。

    1826年,英军开始采用爆炸弹,1839年英国开始装备改良过的桶型尖头开花弹,圆锥型的前部穿甲性能大大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铁甲船的诞生。但2o、3o年代并未普遍受到青睐,因为这种炮在远距离射击时其准确性远不如实心弹炮。所以,直到3o年代,英法海军的舰炮大约只有4o%~6o%属于爆炸弹。

    战争之时,以上的新式燃烧弹、葡萄弹和爆炸弹,就是英人“炮利”的秘密之所在。在战争中,当尚未深入了解敌方炮弹的构造原理的时候,所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他们用来的炮弹的威力。

    …………………………………………分割线………………………………………………

    事实上,也许在清帝国平三藩,甚至是到雅克萨之战的时候,清帝国自身的火器水平很难算得上是与西方有着较大的差距。

    这个时期很有可能是清帝国的火器水平与西方是各有千秋的。

    很可惜,清帝国最终没有在这方面继续展下去,而是选择他们认为更有效率的杀敌方式。

    这一点是当其时的清帝国统治者的思维根本,同样也算得上是清帝国在军事战术体系的一种选择。

    只不过,也许就算是被称为康乾盛世时期的三大清帝国明主,康熙,雍正以及乾隆都没有想到过,有些时候过于固执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