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西方古典军事典籍(6)-《定秦曲》
第(2/3)页
战斗看起来似乎在兵力上势均力敌,但其实不然,汉尼拔战法的精髓就在于两翼骑兵的机动性和包夹,而这时候汉尼拔精锐骑兵努米底亚骑兵在意大利已几乎损失殆尽,到非洲后虽有些许补充,但临时拼凑的队伍显得不堪一击,“莱利乌斯与马西尼萨已将汉尼拔的骑兵逐出战场并回头冲击迦太基军的后方”,可见这支骑兵已不具备当年的雄风了,大量新加入的非洲步兵(主要是马戈的部队以及来自毛里塔尼亚、利古里亚、高卢、巴利阿里群岛与利比亚的步兵)更是未战先怯,直接导致了失败。
……
汉尼拔的兵败原因,在某个意义上与其弟在之前率领援军支援,最终兵败战死有着相当的因果关系。
若是哈斯德鲁巴尔成功与汉尼拔汇合,汉尼拔统帅一支生力军,说不定可以对罗马人起再一次的乘胜追击。
只不过历史没有假如,汉尼拔在扎马战役战败之后,最终也走向了最后的人生道路:
迦太基在此役战败后对汉尼拔的军事能力失去了信心,于是随即向罗马投降,正式结束第二次步匿战争。战后罗马向迦太基定下了极为苛刻的条款,除了巨额战争赔款之外,迦太基失去了所有海外领土,海军解散至只剩下十艘防海盗的军船,并从此不得在未经罗马许可下建立军队。
四十六岁的汉尼拔在此时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并证明他在内政上的能力不亚于他的军事才华。战后他先低调行事了一阵子,但迦太基政局的**使他不久之后便出头予以整治,他被选为行政官后恢复了这个职位的威信,并进行了一系列成效显彰的改革,使得迦太基可望在不大幅增加税收的情况下分期付清对罗马的战争赔款。
扎马战役之后七年,罗马人开始顾虑迦太基人复苏的经济会对他们再次造成威胁,要求迦太基政府交出汉尼拔。汉尼拔为此自愿流放离开迦太基。他先拜访了迦太基的故乡腓尼基的推罗城,随之旅行至以弗所,被准备向罗马开战的塞琉古帝国国王安条克三世奉为上宾。
汉尼拔不久便现安条克的军队无法与罗马军的力量抗衡,因此建议他派遣舰队登6意大利南部,并自愿率领这批军队。但听信内臣进言后的安条克三世不愿将任何重要职位交给汉尼拔,因此未予采纳。据斯特拉波与普鲁塔克所记,在这段期间内他亦花了一段时间在亚美尼亚王国宫廷中,帮国王阿尔塔克西一世兴建新都artaxata。
公元前19o年,汉尼拔受命指挥安条克的舰队,但在锡德战役被罗马的盟军击败。安条克在连串战役中败给罗马之后,有意向罗马人求和并交出汉尼拔,因此汉尼拔逃至克里特岛,但不久便再次返回小亚细亚,投靠当时正与罗马盟国帕加马交战的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阿斯一世。汉尼拔在这场战争中为普鲁西亚斯立下战功,再次让罗马人决心使其就擒。在罗马的要求下,普鲁西亚斯同意将其交出,但决心不落入罗马人手下的汉尼拔至此服毒自尽,据推测是服毒自尽。
其死亡的正确年代仍受到争议,但历史学家李维的著作似乎暗示汉尼拔与小其十二岁的大西庇阿同于公元前183年过世,享年六十四岁。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