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定秦曲》


    第(2/3)页

    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生烟雾或只生少量烟雾。使用无烟火药可认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无烟火药的诞生为弹药的开铺平了道路。189o年代初,欧洲国家的军用步枪弹基本上从大口径黑火药枪弹演变为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马克沁重机枪也是因为使用了无烟火药才具有实用的价值。

    而无烟火药的主体产物就是著名的硝化棉(当然不一定是硝化棉,但是硝化棉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硝化纤维的代名词。)。

    硝化棉为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能溶于Bing酮。学名纤维素硝酸酯,旧称硝化纤维、硝化棉。

    后世对硝化棉有着一条严格的相应管理制度:

    硝化棉是一种危险的化学品,其危险特性:自燃点17oc。闪点12.78c。爆:63oom\/s(含氮13%)。爆轰气体体积841L\/kg(含氮13.3%时)。本品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对苯二甲胺等)会生燃烧和爆炸。

    如温度过4oc时它能分解自燃。本品干燥久储变质,极易引起自燃,一般加入水或乙醇作湿润剂。如温润剂挥后,容易生火灾。含氮量在12.5%以下的为一级易燃固体。

    消防措施:用水或雾状水进行灭火。严禁用砂土压盖,以免生猛烈爆炸。

    急救:患者要立即离开现场,安置在新鲜空气地方,可用清水冲洗受伤者。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储运须知:包装标志:(含氮量12.5%以下)易燃固体。(含氮量12.5%以上)爆炸品。包装方法:玻璃瓶,外用木板箱,用不燃松软材料垫塞。或金属桶或罐,内衬塑料袋。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仓间温度不宜过3oc,远离火种及热源。

    与有机胺,氧化剂隔离储运。储运期须掌握先进先出,包装损坏要及时修理。应经常检查湿润剂干燥情况,必要时增加湿润剂。为了使湿润分布均匀,可以在储存一定时间后(如5个月)将包装倒放(试剂例外),经过一段时间再调正。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

    而与硝化棉在爆炸方面有着相似情况的化学品,其就是********。

    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asnetio-so-brero,1812~1888)1847年在报告他的研究成果时说,用硝酸和硫酸处理甘油,得到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即********,“这种液体可因震动而爆炸,将来能做何用途,只有将来的实验能告诉我们。”西宁教授在圣彼得堡做锤击********生爆炸实验给诺贝尔看,并说,如能想出切实的办法使它爆炸,它将在军事上大有用处。这引起了年轻诺贝尔的极大兴趣。从此以后,诺贝尔对此念念不忘,决心要完成这一明。

    诺贝尔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认识到要使********爆炸,必须把它加热到爆炸点(17o~18oc)或以重力冲击。寻求一种安全的引爆装置正是诺贝尔为自己确定的课题。1862年5月,随着一声剧响,水沟水花四溅,地动山摇,他第一次现了引爆********的原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导致********猛烈爆炸就是诺贝尔明的“引爆物”。

    为此,1864年他在瑞典第一次获得了********的引爆装置-****的专利权,完成了他的第一项重大明。1868年2月,瑞典科学会授予诺贝尔父子金质奖章,奖励老诺贝尔用********制造炸药的长期努力,奖励阿尔佛雷德?诺贝尔次使********成为可以用于工业的炸药。

    在当时,大批量生产********充满了风险。诺贝尔着手改进生产工艺,力求做到安全生产。由于多次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极为悲伤、特别是1864年9月3日在瑞典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家住宅附近实验室的********爆炸事故,使从事实验的5个人全部死于非命,其中包括诺贝尔最年轻的弟弟卢得卫,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然而诺贝尔仍勇往直前,决不畏缩。他明了用冷水管散热生产********的冷却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机器,初步扫除了大批量生产的障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