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被曲解的事情(下)-《定秦曲》


    第(2/3)页

    “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大家都误了期限,误期按规定要杀头。即使不被杀头,但将来戍边死去的肯定也得十之六七。再说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

    从陈胜的话就能够看出,大泽乡起义严格来说也可以算得上是陈胜吴广两人,蒙骗一票不明真相的刑徒而起的暴动。

    当然,他们在起义的时候还是取得了成功,甚至是形成很大的影响力。

    在史记的描述当中,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逐渐形影响之后,各个郡县受不了秦朝官吏暴政之苦的人,都逮捕宣判他们官吏的罪状,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涉。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命令陈县人武臣、张耳、陈馀去攻占原来赵国的辖地,命令汝阴人邓宗攻占九江郡。这时候,楚地几千人聚集在一起起义的,多得不计其数。

    起义不到三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慌失措,赶快派大将章邯把在骊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隶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军队,向起义军反扑。原来的六国贵族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支援起义军。周文的起义军孤军作战,终于失败。吴广在荥阳被部下杀死。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车夫庄贾设计杀害了。最后庄贾带着陈胜的级去向秦军邀功请赏去了。

    而从这一点来看,陈胜吴广两人虽然动起义,但是毫无疑问,在六国余孽蜂起之后,起义军的情况急转直下。

    ……

    同样的,天下苦秦久矣这个流传两千年的谎言,最大的破绽还是在大泽乡起义之后的乱军蜂起,而秦军却能够得到不少支持的事实可以看到:

    赵地秦朝官员见武臣农民军声势浩大,而武臣采用说客蒯通的计策进行招降,遂又不战而得3o余城。武臣即引军占有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武臣占有邯郸之后,经张耳、陈余劝说,于前2o9年8月立为赵王。自立为王后,他不受陈胜节制,拒绝响应陈胜西进击秦的号召,而选择北上攻取燕地。

    武臣取得赵地而秦帝国在赵地的不少官员,毫无疑问是其中的帮凶。但是从这一点来看,虽然说秦帝国的在赵地的官吏叛变,只不过在这之前,秦帝国依旧对这些地方形成有效影响,而非史记所描述的那样,各地官吏皆被捕杀。

    而城阳的屠杀则是说明了哪怕是在关东六国故地,秦帝国的影响力依旧十分深远。

    而起义的地方,很有可能取决于当地官吏的情况以及其对秦帝国的忠诚程度。

    就好比是赵国故地的不少官吏,就有可能本身对秦帝国已经离心离德。

    当然也就是因为如此,起义军以及乱军在秦末乱世之际,就对攻下的地区采取了不少屠杀行动来震慑其他依旧为秦帝国效死命的地区:

    公元前2o7年正月,项羽奉命带领部属攻打军事要地襄城(今河南许昌南部),经过一番苦战,打下了襄城,但是恼怒守军的坚守抵抗,和人民中立作风,大肆进行了屠城。公元前2o7年七月,项羽携刘邦共同奉命攻打城阳(今山东青岛北部),在攻占城阳后,又一次采取了屠城的方式来结束打扫战场。

    ……

    而六国余孽的起复,也成为了秦末乱世的谎言之一:

    陈胜起义称王后,被秦朝贬为平民的原魏国宁陵君魏咎,前来追随。陈胜派原魏国人周市带兵夺取魏国旧地。成功后,众人拥戴周市做魏王,周巿不肯;齐、赵两国派使者拥立周巿为魏王,周巿还是坚持拒绝,声称必立魏咎为王。周巿派人去陈县迎魏咎,开始陈胜不放,但周巿一连五次请求,陈胜终于答应。秦二世二年(秦以十月为岁,二世二年为前2o9年十月至2o8年九月)十一月,周巿从陈胜处迎回魏咎为王,魏国复国,周巿任相国。

    秦二世二年端月(即正月,秦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章邯击败陈胜后,北上进攻魏国并围困魏王魏咎于临济(今河南封丘县东)。

    秦二世二年四月,临济危在旦夕,魏咎派相国周市出使齐、楚两国求援。齐、楚两国分别派田巴、项它两将率军随周巿援魏。但章邯击败了周巿带来的援军,周巿亦战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