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楚国衰落的轨迹-《定秦曲》


    第(2/3)页

    白公胜的这一次政变成功,一直到叶公这个贵族名将率军支援才得以平定白公胜叛乱,而从这个事情来看,楚惠王所能够掌握的军事力量,旁落在子西、子綦等人的手上。

    当然也有可能是白公胜囚禁了楚惠王而让楚军投鼠忌器。只不过从白公胜最终被叶公所杀的情况而言,这个可能性不大。

    十三年(前476),吴王夫差强大起来,欺辱齐国、晋国,讨伐楚国。十六年(前473),越国灭亡了吴国。四十二年(前447),楚国灭亡了蔡国。四十四年(前445),楚国灭亡了杞国。与秦国讲和。这时越国已灭亡了吴国,可是不能统治长江、淮北地域。楚国向东部侵占,把地盘扩展到泗水一带。

    这个记载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公元前445年之前,在楚世家当中有秦楚两国已然交恶甚至是战争的描述,但是对比秦世家的相应内容,却没有这方面的描述:

    悼公二年(前489),齐国大臣田乞杀了他的国君孺子,立孺子的哥哥阳生为君,这就是齐悼公。六年(前485),吴军打败齐军。齐国人杀了悼公,立他的儿子简公为君。九年(前482),晋定公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争做盟主,最终是让吴王占了先。吴国强盛,欺凌中原各国。十二年(前479),齐国田常杀了齐简公,立他的弟弟平公为君,田常当了国相。十三年(前478),楚国灭掉陈国。秦悼公在位十四年去世,儿子厉共公继位。孔子在悼公十二年去世。

    厉共公二年(前475),蜀人前来进献财物。十六年(前461),在黄河旁挖掘壕沟。派兵两万去攻打大荔国,攻占了大荔王城邑。二十一年(前456),开始设置频阳县。晋国攻占了武城。二十四年(前453),晋国发生内乱,智伯被杀,把智伯的领地分给赵氏、韩氏、魏氏。二十五年(前452),智开带领邑人来投奔秦国。三十三年(前444),攻打义渠戎族,俘虏了戎王。三十四年(前443),发生日食。厉共公去世,他的儿子躁公继位。

    而接下来有一个情况更有意思,那就是楚世家并没有对吴起变法的相应描述:

    二十四年(前408),简王逝世。儿子声王当即位。声王六年(前402),强盗杀死了声王,儿子悼王熊疑即位。悼王二年(前400),三晋来讨伐楚国,打到乘丘就返回了。四年(前398),楚国讨伐周朝。郑国杀死了子阳。九年(前393),楚国讨伐了韩国,夺下了负黍。十一年(前391),三晋来讨伐楚国,在大梁、榆关打败了我国。楚国给秦国送了厚礼,与秦讲和了。二十一年(前381),悼王逝世,儿子肃王臧即位。

    肃王四年(前377),蜀国讨伐楚国,攻下兹方。于是楚国修建扞关口抵抗蜀军。十年(前371),魏国攻下我国鲁阳。十一年(前370),肃王逝世,肃王无子,便立弟弟熊良夫为王,这就是宣王。

    宣王六年(前364),周天子祝贺秦献公。秦开始又强大起来,可是三晋更加强大,魏惠王、齐威王尤其强盛。三十年(前340),秦国把商地封给卫鞅,向南进犯楚国。当年,宣王逝世,儿子威王熊商即位。

    从这些描述来看,楚国在这一段时间的强盛,很有可能与吴起变法脱不了干系。但是以吴起变法对楚国的重要性而言,不可能只字不提。

    有可能是楚国对于吴起变法的失败,实际上不认为其起到什么重要作用而忽略这方面的描述。

    ……

    而接下来,则是楚世家关于楚国逐渐衰落直到灭亡的记载描述:

    顷襄王横元年(前298),秦国要挟怀王却得不到地盘,楚国立了君王对付秦国,秦昭王很生气,派军出武关攻打楚国,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楚国五万士兵,夺取了析邑等十五座城离开楚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