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个楚人眼中的大秦帝国 上-《定秦曲》


    第(2/3)页

    在几年的时间过去,一直到大秦帝国爆发内乱的时间到来,景攸在北疆军团的北地郡一地的军事阅历也许比不上九原郡一带的北疆军团主力,但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是,他对于匈奴人并不陌生。

    只不过景攸虽然有相当丰富的作战经历,而其资历也算是相当丰厚,但是一直到他跟随其他北地郡的官兵归降张嘉师的军队之前,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什长。

    景攸不是不知道在这之前,大秦帝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甚至是算得上是作为决定国运的一战当中,大秦帝国咸阳朝廷的主力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而作为大秦帝国左将军的张嘉师,同样也在此战大败而归。

    只不过景攸不认为这一个情况会意味着大秦帝国灭亡,相反,从他理解到的小型消息当中,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以及阅历,分辨出巨鹿之战,大秦帝国一方虽然算得上是惨败,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那些叛乱的所谓义军,事实上也失去了对大秦帝国一举而下的主导权。

    王离,张嘉师两支部队分别败走,但是不代表两支部队没有作战能力,相反,若是没有抓住全歼这两支部队的机会,那么对于大秦帝国而言,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景攸在知道了项羽居然在棘原坑杀了章邯部的残余秦军部队之后,他就知道项羽此人已经无法成事。

    因为这些人虽然主要是刑徒所组成的部队,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那就是这一支部队的作战经验相当丰富,在整个大秦帝国当中也能够排的上号。

    但是项羽并没有将这一支部队收为己用,而是选择避免出现祸患而一举全数坑杀,景攸就知道项羽的结局不会太好。

    他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下定了决心,那就是眼下并不是脱离北疆军团的最好时机,而若是有所变故的话,他再离开这个地方也不晚。

    景攸之所以会想这些东西,主要是因为有不少同样是从楚地征调,甚至是在同一支部队担任军官的楚地出身的官兵,正在筹划着自己是应该离开,还是趁机夺取北地郡的一些区域的控制权,发动叛乱,响应关东的义军。

    说实话,景攸从来不认为这些人若是选择叛乱,会有什么好结果。

    别的先不说,若是眼下这些人选择叛乱,并不算是精锐尽出的关中一地,也有足够的兵力平定他们的这一小股叛乱,而更要命的地方,那就是哪怕是在北地郡,他们都别想得到足够的支持,然后壮大发展自己的力量。

    关中一带的区域,可以说是大秦帝国的核心所在,而北地郡的部分地区虽然收归大秦帝国领土不过是百年不到的事情,但是这些人对于大秦帝国的凝聚力不低。

    景攸从自己看到过的一些书籍当中,能够知道这是一种起源于商鞅变法的影响。

    ………………………………………………分割线…………………………………………

    商鞅变法,其最为详细的描述在史书当中难以寻找其面貌,但是商君书对于商鞅变法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