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对匈奴入侵的军事会议 6-《定秦曲》


    第(3/3)页

    只不过,张嘉师发现了这个安排,事实上没有太大的效果,最起码他不知道为何很难达到他设想出来的预期数值。

    ……

    而在长城沿线上,长城上除了一些防御用的大型军械需要从各个兵造运输北上,然后在长城上组装之外,大部分比较简陋的防御物资,主要就是经过就地采集来进行使用。

    这一点算得上是一个约定成俗的事情。毕竟像是檑木,滚石之类的玩意,只要不是太过于苛求的话,砍伐树木以及采集一些大石头就能够应急了。

    这样的做法事实上还有一个不算是好处的好处。

    那就是若是匈奴人大规模南下的话,他们就会发现,若是在长城附近有茂密的树林,基本都会被砍伐一空。

    这样的做法,主要是防备匈奴人从树林间突袭。当然,这一点不见得会完全有作用,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

    而且在空旷的地方而言,长城上的火光在晚上能够照耀到北面更远的地方,这一点也算是减少了匈奴人夜晚偷袭的成功可能。

    张嘉师最为无法决定的,那就是对于长城外面的驻屯官兵到底该怎么安排。

    长城沿线外面有着不少,用来安排屯田或者是放牧马匹的地方,而这样一来,这些地方就必须要修筑居住区域。

    张嘉师知道,在长城沿线,有着最起码一百多个,居住人数不等,但是总体也有三四万人,更多的马匹以及牛羊的数量。

    开垦的荒地,就算是放弃了,人还在的话,总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这个地方。

    当时畜牧的牲口可不是那么好安排的。

    尤其是这么大量的牛羊,以及约有五万匹大小不等的马匹,若是全部都进入到长城南面,该怎么安置都是一个大问题。

    在这一点而言,牛羊什么的若是真的没地方安置的话,可以宰了然后制作成肉干进行屯放。

    但是马匹可不能这样做。因为就算是张嘉师狠得下心,下达了这种命令,那些放牧马匹的人员甚至是边兵,都下不了手这样做。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马匹对于他们,对于大秦帝国的重要性。

    而张嘉师询问过陈平以及张苍,他们很明确的说出一点,那就是除非将这些马匹安放在河洛地区,然后紧急修筑一些马场,否则的话,这些马匹无法继续在边地进行放牧,因为没有足够的地方。

    听到了这个事情的张嘉师,不得不坚定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反攻河套地区,将这个大型而天然的牧场收归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中。

    张嘉师也不是没有想过一点,那就是将这些马匹运送到南郡或者是衡山郡一带的故楚之地的废弃牧场。

    但是他这个想法就算是他自己都不得不很快的放弃了,那就是因为这些马匹基本没有完全生长,若是南下到南郡,衡山郡一带,在路途上都不知道会损失多少,更不用说抵达当地之后的水土不服。

    想到了这一点的张嘉师,最终只能够将大部分马匹放养在上林苑中。(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