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大朝会 4-《定秦曲》


    第(3/3)页

    张嘉师所看重的是贾谊的政治才华,当然,贾谊在很多方面确实算得上全才,但是对于其他方面,张嘉师倒是不太关注。

    张嘉师不是对古文学没有什么好感,而是对贾谊的文章实在是不太感冒。

    就以让张嘉师很无语的《过秦论》部分内容而言,就让张嘉师在某个意义上无视掉贾谊在文学方面的贡献: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reads;。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这一部分取自《过秦论》中篇的内容,在很多方面而言,确实是做到了借鉴前人以及针砭时弊,但是么,秦王朝真的这么不堪……张嘉师表示:贾谊,你还能歌德派一点么?

    在某个意义上,张嘉师不认为《过秦论》不堪入目,相反,《过秦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么,张嘉师很清楚,以己度人,贾谊在说出了前朝的弊端的同时,为何将当下的情况视而不见?

    所以,在某个意义上,张嘉师都不得不怀疑,《过秦论》有可能是贾谊为了让汉帝国取代秦王朝更加名正言顺的一篇投名状,毕竟若是论刑罚的残酷,缇萦救父无疑是更加的说明了相应情况。

    而后人评价贾谊写《过秦论》是借古讽今,张嘉师知道确实是有这么一种意味,但是么,当其时的汉文帝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看到了表面的东西,也算是浪费了贾谊的一番心血。

    ………………………………………………分割线…………………………………………

    在率领麾下文武跟随着自己的儿子返回到咸阳宫正殿之后,张嘉师则是示意喜公公可以开始下一步大朝会需要做的事情……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