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朝会 2-《定秦曲》


    第(2/3)页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赵政即位为秦王。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子就进宫了。秦始皇日渐长大,于是他们就骗秦始皇,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秦始皇信以为真,于是他们搬到离秦始皇远的地方,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亦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是继吕不韦后又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嫪毐难免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后对一个大臣斥责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这个大臣听后很生气,并且暗中找了个机会告诉秦始皇。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始皇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并免去吕不韦相邦职位,幽禁太后。

    可以说,秦王政的亲政之路,是一条相当血腥的道路,而若非是经历这样重大的变故,恐怕大秦帝国成立的时日,也许会有所延迟。

    而眼下的三世皇帝嬴珣,年仅八岁,其父张嘉师担任摄政王,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而张嘉师麾下的文武,基本上对张嘉师马首是瞻,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大秦帝国统治阶层。

    也许,在三世皇帝嬴珣亲政之后,张嘉师退居幕后,朝堂上的政局说不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陈平等人有一种预感,那就是张嘉师不会让这种情况变得血腥甚至是哀鸿遍野。因为眼下的大秦帝国能够有如此局面,就是张嘉师与他们的努力成果。

    到时候就算是真的因为新君亲政而引发朝堂的变动,张嘉师都会尽可能做到一个平和的局面。

    陈平等人不知道自己的猜想会不会有错,但是这种想法,对于他们而言,同样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分割线…………………………………………

    在钟声第三遍响起之后,大秦帝国的摄政王张嘉师,牵着三世皇帝嬴珣的小手,从偏门进入到正殿当中。

    而张嘉师在让嬴珣坐在主位上之后,就后退数步,弯身作揖。而其他群臣则是看到了张嘉师的动作之后,也跟着照做。

    张嘉师在低下头之后,说道:“臣张嘉师,恭请陛下开启朝会礼仪!”

    “臣等恭请陛下开启朝会礼仪!”

    后面的那些话,自然是陈平等人的异口同声。

    而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张嘉师看着嬴珣站起来,一步步的走到他面前,然后再走过他的身边,心情有些概叹:“还好这小子并没有忘记自己应该怎么做。”

    嬴珣是第一次参加大朝会,有一些准备工作自然是还是必须要做好的。要是嬴珣搞砸了一些事情,影响必然是非常深远,而张嘉师也未必能够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

    所以,预演安排什么的,张嘉师还是让自己的两个皇后为首的“导演团”,进行相应的安排。

    嘛,第一次预演,嬴珣果然如同张嘉师所想的那样,在一些前期的安排上就搞砸了……

    但是没关系,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的话,还有整整五天时间……

    尽管张嘉师自己都不愿意这样做,但是他还是硬下心肠,强迫自己的儿子做这样的事情。

    毕竟自己的宝贝儿子,可是关乎着很多事情的存在。而且在大朝会出现了大篓子,恐怕就算是其亲政之后,其威望也会遭受到不少的影响。这一点可不是张嘉师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张嘉师不得不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拒绝了自己两位妻子有些心疼的请求,而是让嬴珣在很多方面都能够按照相应的环节来做。

    张嘉师很清楚,这样的做法,也许会让自己的宝贝儿子不高兴,但是么,他是大秦帝国的君主,才是自己的儿子。作为一个君主,就必须要做好自己的责任。

    ……

    而在嬴珣缓缓走下台阶之后,张嘉师也转身跟在嬴珣的身后,这一个情况被不少群臣看在眼里。

    他们不觉得这一个情况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来到这个大殿参加大朝会的人,基本上就是张嘉师麾下文武当中的翘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