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先秦时期的神射手们-《定秦曲》
第(2/3)页
而在相应历史典籍当中的描述,后羿则是有穷国君主。
《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魏庄子曰:“昔有夏之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人而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人事,而信用伯明氏之谗子寒浞。浞杀羿,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杀于穷门。浞因羿室,生浇及豷。
但是无论是从历史典籍当中的描述,还是以神话传说而言,后羿的射术的确是独步天下。
而飞卫以及纪昌则是主要出处民间传说的纪昌学射。
从表面上来看,纪昌才是主角,是当中的唯一神射手。但是观看传说翻译就能够知道,飞卫同样也是一个技巧非常高超的神射手:
飞卫收了一个叫纪昌的人作徒弟。
飞卫对纪昌说:“你先要学会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去后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边,用眼睛由下至上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以后,就算锥子尖倒过来碰到纪昌的眼眶,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于是纪昌又去找飞卫。
飞卫说:“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技巧。要练得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回去后,用牦牛尾巴的毛把虱子挂在窗户上,自己每天都注视着这只虱子,在十天里,纪昌看见虱子渐渐变大了。这样过了三年以后,在纪昌眼里虱子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了。
再看其他的东西,就好像山丘一样大。于是,纪昌就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尾毛也没有断。纪昌赶快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胸口说:“你已经把射箭的功夫学会了!”
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
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的挡了下来。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从后半部分的内容可以得知,那就是飞卫的技巧并不亚于已经学成的纪昌。
至于养由基,则是唯一一个可以确实证明存在的历史人物。
在《战国策?西周策》中有这样的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而根据一些传说,养由基的射术甚至能够轻松穿透七层皮质铠甲。
作为一个算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养由基的记录很明确:
楚庄王时,令尹(相当于宰相)斗越椒叛乱。庄王张榜招贤:“胜越椒者,即为令尹。”校兵养由基出,愿与斗互射三箭。斗三箭未中,由基一箭致斗毙命。人称“养一箭”。庄王诺以令尹,由基以孙叔敖荐之,自掌车右。然常有悦然之色。
楚共王十六年(公元前575年)六月二十八日,晋、楚鄢陵之战战前,养由基与潘尫之子潘党比试箭法,将皮甲重叠射击。穿透七层后,拿给楚共王看,说:“君王有这样两位臣下在这里,还有什么可怕的?”
楚共王发怒说:“真丢人!明早作战,你们射箭,将会死在这武艺上。”等到交战时,晋军将领吕锜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楚王召唤养由基,给他两支箭,让他射杀吕锜。养由基射中吕锜的脖子,吕锜伏在车上而死。养由基拿着剩下的一支向楚共王复命,从此养由基名震楚国。
晋军将楚军逼到险阻地带时,楚国大臣叔山冉对养由基说:“虽然国君有命令,但是为了国家,您一定要射箭。”养由基于是射击晋军,养由基箭无虚发,他认准的射击目标都被射死。
楚共王三十一年(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其子楚康王继位,吴国乘机进犯楚国东部边境。养由基迅速奔向吴军,令尹子庚率军跟随。养由基说:“吴国乘我国有丧事,认为我们不会出兵,必然轻视我们而不存戒备之心。您设置三处伏兵来等我,我去引诱他们。”子庚听从养由基的建议。吴、楚两军在庸浦(今安徽省无为县)交战,楚军大败吴军,俘虏吴军将领公子党。
楚康王二年(公元前558年),楚康王任命养由基为宫厩尹,其后事迹不详。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