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东北混战 9-《定秦曲》
第(2/3)页
人体的血液有一定的路线,要准确地止血,就必须掌握主要动脉的压迫点。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急救包或消毒纱布、棉花、布类做成垫子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多用于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
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流而达到临时止血目的。多用于头、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头顶部出血时,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指压颞浅动脉。颜面部出血时,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厘米处的面动脉。头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总动脉,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肩腑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前臂与上臂出血,用拇指工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沟处的肱动脉。手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处的尺、桡动脉。下肢出血时,大腿
及其以下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沟蹭稍下方的股动脉;互救时,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压在其上。足部出血时,用两手指或拇指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3.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出血,主要采用勒紧止血法。止血时,先在出血伤口近端动脉上放一块布料或纸卷做的垫子,然后用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手帕等就便材料绕肢体1~2圈勒紧打成一活结,或用枪通条、笔杆、小木棒插入其中,一提二绞三固定。
(二)伤口包扎
伤口包扎是为了压迫止血,保护伤部,防止感染,固定敷料、夹板。包扎的常用材料有三角巾、绷带、四头带。以下只介绍最常用的三角巾包扎法。
(三)骨折的固定方法
1.上臂骨折固定法。在上臂外侧放一块木反,用两条布带分别固定骨折上下端,然后用三角巾或腰带将前臂吊于胸前。如无木板,用胶鞋代替也可。无材料时,可用背包将上臂固定于本人胸部。
2.前臂骨折固定法。用两块木板(或木棒、竹片等)分别放于手掌、背两侧(只有一块木反时,放于手背侧),用手帕或毛巾叠成带状绑扎固定,然后再用三角巾或腰带吊于胸前。
3.大腿骨折固定法。将一块长度相当于伤员从腋下到脚跟的木反用布带分别固定于伤肢外侧。
4.小腿骨折固定法。取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的木板按大腿骨折固定法固定。
对骨折处进行固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伤口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四肢骨折时,应由上而下固定,固定时要露出指(趾),以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固定材料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应垫以棉、布等物;离体断肢应包好随伤员一起后关,以便再植;固定松紧要适宜。
(四)伤员的搬运:
1.单人徒手搬运法。背式、抱式。
2.双人徒手般运法。椅式、拉车式。
3.脊椎骨骨折搬运法。两人用手将伤员平托于硬板(或门板)单架上。严禁抱头、脚和使身体屈曲,以免加重损伤。
这些内容是张嘉师在后世了解到的一些比较简单的急救方式。
但是在权衡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张嘉师只能够简化一部分救治手段,然后用比较现实的情况进行填补。
…………………………………………分割线………………………………………………
夏高是一个上郡人。在张嘉师取得了关中地区之后,他就跟随自己的兄长夏邈南下关中谋生。
但是与自己兄长相对比较强壮的体格相比,显得有些瘦弱的夏高在征兵落选之后,只能够在蓝田地区的一个小酒馆当中当酒保。
而对于他而言,他更加希望跟随自己的兄长,担任大秦帝国的一员士兵。
因为张嘉师麾下的官兵待遇也算是让很多穷人汉子都眼馋无比的待遇水准。
只不过在这么几年来,夏高在这方面确实是没有什么取得成功的优势,哪怕是有了酒保这个相对稳健的工作之后,夏高的身体在这么几年下来。还是显得有些有些瘦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