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未雨绸缪 上-《定秦曲》
第(3/3)页
这也就是说,从传说当中就可以看到,汗血马只需要维持住相应的血统纯正性,对于这种坐骑在军事方面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影响,将会非常巨大。
但是,汗血马不适合作为重骑兵发展的基础,因为汗血马虽然有着很多优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因为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相对说起来负重能力不强,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士兵骑马作战,身批甲胄、手提兵器,总重相当大,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
这么一个情况,换句话来说,就是证明了汗血马根本无法胜任重骑兵坐骑,张嘉师也没有打算大规模发展重骑士部队,相反,若是能够引进足够的汗血马进行繁殖或者是杂交,在一段时间内,汗血马对于骑士部队的作战能力而言,明显利大于弊。
……
要是仅仅说汗血马还无法足以引起张嘉师的重视,那么张嘉师还有一种希望能够从西域得到的战略甚至是民生物资,那就是棉花。
棉花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可以说相当缓慢,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
“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这也就是说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但是在一些典籍或者是考古当中,说明了在汉朝时期,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
这么一个情况对于张嘉师而言,他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也派遣了自己家中的一些人员前往象郡寻找棉花这种植物。
按照他的想法,棉花是一种风传播或者是候鸟传播的作物,在这个时候的南方有一些地方出现些许的棉花,张嘉师认为也不算太过于奇怪。
但是么,作为一个穿越者,以及有青玉灵书的帮助下,认识到这些棉花作为一种民生物资,在很多方面而言,产量以及质量不高也是让张嘉师比较头痛的问题。
只不过张嘉师很快就对这么一个想法释然了,因为他还总得要解决找不找得到这个问题之后,才有资格纠结这玩意好不好用的问题。
……
所以,张嘉师虽然暂时认为陇西郡需要承担的任务不是很繁重,但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张嘉师不希望自己在陇西郡的重兵布置,让西羌人过于防备,但是也不希望过于削弱陇西郡的战备布置,让西羌人以及匈奴人找到可乘之机。
所以在郡守以及郡尉人选方面,张嘉师还真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选择。
但是么,张嘉师在这个时候,看着标记着匈奴的地图位置,露出了一丝微笑,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郡守人选,那就是——马思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