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帝国管理层 下-《定秦曲》
第(2/3)页
第三个不适合张良担任的九卿职位,就是卫尉。
卫尉掌皇宫诸门屯兵。属官一巴士司马令,凡吏民上书、四方贡献、朝廷征召等,按法律要使用公家的车马,巴士司马令即掌其事;属官二卫士令,统领诸宫门卫兵。
按照后世的话而言,假如说郎中令就是最核心的保卫部队的长官,那么卫尉就是首都警备部队的司令官。
在这个位置上,同样也是需要心腹中的心腹才能够担任的位置。张嘉师假如想让张良担任卫尉,恐怕遭遇到的麻烦也不会太小。
再者,对于张嘉师而言,现在担任卫尉的桓峰虽然已经逐渐淡出大秦帝国的军方视野,但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张嘉师也不希望桓峰就这样“退休”。
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无论是年纪比较大的屠睢,或者是同样也有着淡出现役想法的李信,张嘉师不太希望这些老臣在这两三年内全部离开。
毕竟这也算是关乎着张嘉师自身的声望。若是以屠睢为首的人直接离开现役,那么张嘉师很有可能会被人冠以无容人之量的名头。
虽然张嘉师也不太在乎这么一种虚名,但是对于他而言,他也不太希望自己会被人说成是如同越王勾践那样的统治者。
所以,对于李信,桓峰以及屠睢三人的官职,张嘉师也没有暂时让他们离开的想法。而且有三个老成持重的文武大员在,张嘉师知道,这些人对于稳定的政局也很有好处。
接下来的几个官职,对于张良而言也不算是太过于合适,就好比是:
廷尉,职掌是管理天下刑狱。每年天下断狱总数最后要汇总到廷尉﹔郡国疑难案件要报请廷尉判处﹔廷尉也常派员为地方处理某些重要案件。有的还可驳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决意见。
廷尉根据诏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礼仪﹑律令皆藏于廷尉﹐并主管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于分﹑寸﹑尺﹑丈等度量标准之事﹐亦由廷尉掌管。
廷尉这个职位,也算是跟御史中丞的情况相近,张嘉师也希望张良担任这个职位。
但是张良在之前的作为,让张嘉师也觉得这个安排对于他而言很是两难。
毕竟张良在乱世当中已经算是一个著名谋士,但是么以他之前刺杀先帝未果,而大索天下的“光辉事迹”,张良要是被任命为廷尉,估计很多人都会以张良为目标,不在遵守大秦帝国的法令。
这么一个情况张嘉师还真的无法不去投鼠忌器。
所以,在稍微思考一下之后,张嘉师自然也是对张良担任廷尉的这个想法否决掉。
宗正也是不适合张良担任的职位,因为宗正的职位要求与奉常相差不远,而宗正所管辖的方面,也说明了宗正最后也是由宗室担任。
宗正在这个时候,主要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宗亲名谱。
而按汉代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请,即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便可得到从轻处置。同姓王犯法,宗正也可参预审理,
尽管现在的宗正权力不比汉代,而且因为秦朝并不实行分封制,宗正在很多方面更多只能够是对违法宗亲进行处理。
而这个职位,一般同样是由赢姓赵氏的长者担任。而嬴子婴在伏诛之前,也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宗正。
而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张嘉师最后还是有意无意削弱了宗正的权限。毕竟张嘉师的身份比较特殊,若是自身出现什么问题,宗正权柄过大,反而是一个隐患。
治粟内史,在后世也算是农业部部长的高级官员,而且以这个职位的情况,综合大秦帝国现在还是一个以农耕制度为基础的国家,这个职位的影响力也算是真正的九卿之首。
这个职位掌管谷食钱货的官吏,为九卿之一。汉初因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