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秦楚决战 1-《定秦曲》
第(2/3)页
在这一次作战当中,从江水顺流而下的彭越,并没有参与过大规模的战斗。但是在整合了张嘉师让他统率的部分部下以及巴人所组成的山地部队之后,彭越也成为了一个让很多秦军军官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虞子期对于彭越,既然没有轻视,也没有过于的献媚,因为虞子期用不着这样做。
但是么,虞子期的平静对待,让彭越心中对虞子期也不乏好感。
在彭越心中,有着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
这也算是一种彭越的性格表现,在张嘉师原来的那个世界当中,彭越也有着相应的描述以及评价。
公元前204年,彭越经常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梁地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史称“彭越挠楚”。
同年冬天,项羽和刘邦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16]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就派曹咎驻守城皋,亲自向东收复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彭越带着他的队伍北上谷城。
公元前203年秋天,项羽的军队向南撤退到夏阳,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刘邦的军粮。
在鸿沟之盟之后,追击楚军的刘邦打了败仗,派使者叫彭越合力攻打楚军。彭越说:“魏地刚刚平定,还畏惧楚军,不能前往。”
刘邦举兵追击楚军,却被项籍在固陵战败。便对留侯说:“诸侯的军队不跟着来参战,可怎么办呢?”
张良说:“齐王韩信自立,不是您的本意,韩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战功累累,当初您因为魏豹的缘由,只任命彭越做魏国的国相。如今,魏豹死后又没有留下后代,何况彭越也打算称王,而您却没有提早作出决断,您和两国约定:假如战胜楚国,睢阳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给彭相国为王;从陈以东的沿海地区,分封给齐王韩信。齐王韩信的家乡在楚国,他的本意是想再得到自己的故乡。您能拿出这些土地答应分给二人,这两个人很快就可以招来,即使不能来,事情发展也不致完全绝望。”
于是刘邦派出使者到彭越那里,按照留侯的策划行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领着全部人马在垓下和刘邦的军队会师,于是大败楚军。项羽自刎而死。[23]那年春天,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
公元前201年,彭越到陈地,朝见刘邦。九年,十年,都来长安朝见。
这些描述,则是说明了彭越固然是也有自己的私心,但是对刘邦的礼遇,彭越则是同样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刘邦的支持。
可以说,彭越也不算是那种恩将仇报之辈。
至于彭越为何要反叛,很有可能是被刘邦逼反的。
司马迁在《史记》当中,也有着这方面的隐约描述:
“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乘胜日有闻矣。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这一句话在很大的一方面,就是说彭越本身应该无谋反之意,然而刘邦在称帝之后,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之下,逼反了包括彭越在内的大部分诸侯王,以及逐步削弱包括韩信在内的诸侯王势力,然后一举成擒。
在人物战术方面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可以说是游击战的始祖。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他不如韩信,但论功绩,他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楚汉战争中,正是由于他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游击战,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使楚军的粮食装备得不到补给,也给了前线汉军不被项羽歼灭的机会,楚汉战争正是在刘邦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后方游击战的基础上,才在最后的垓下之战中有机会歼灭项羽麾下疲惫的部队,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根据英布在反叛汉朝之后,说出了一句话,相当中肯的评价了彭越的能力:
“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
可以说,在英布的眼中,汉朝很多将领,他都不放在眼里,唯独畏惧的是刘邦亲征以及韩信,彭越两人而言,要不然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语。
而最能体现彭越的军事能力的事情,也是让彭越配享武庙: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汉梁王彭越”。[42]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彭越。
第(2/3)页